孙宝国: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创新需要 不应妖魔化

百检网 2021-11-15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为学员们讲授食品安全知识。中国经济网记者王泽彪/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6日讯(记者 刘潇潇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央层面重点活动之一——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指导,经济日报、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主办,中国经济网和北京工商大学共同承办的“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媒体训练营”6月24日上午在北京工商大学正式开营。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成员专家孙宝国出席媒体训练营,并向来自全国21个省市近60位媒体学员讲授了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科普知识。

    近年来,消费者逐渐意识到,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食品添加剂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比如火腿中的亚硝酸钠、酸奶中的明胶、口香糖中的胶母糖基础剂、冰激凌中的食用色素、碘盐中的抗结块剂等等。“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改善食品品质的客观需要,是食品保鲜的客观需要,是食品加工工艺的需要,也是改善食品色香味的客观需要。”孙宝国指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十分有必要的,人们的日常饮食已经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存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需要,比如传统工艺制作的皮蛋中铅含量往往容易超标,而在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后可变成无铅松花蛋,更利于人体健康。

    孙宝国特别指出,部分食品添加剂具有一定毒性,因此在制作食品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使用范围和*大使用量来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如果不滥用,那么对人体就是安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多个场合都曾表示,迄今为止,中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没有一件是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我国目前涉及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人之过,而非食品添加剂之过。”孙宝国说。

    那么为何有时民众和媒体谈起食品添加剂会谈“添”色变?孙宝国表示,在一定程度上,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是因为给非法添加物背了“黑锅”。比如常常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出现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等,根据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都是非法添加物,而非食品添加剂。此外,部分“专家”解读失实、媒体盲目炒作、名人虚假广告、企业营销误导等,都是导致民众对食品添加剂产生误解的原因。

    孙宝国指出,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改善食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创新的客观需要。媒体应建立起在专家和民众间沟通的平台,向公众广泛科普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正确知识,传递正能量。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