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一滴水的历程》——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
报告对全国20个大中城市的水源地、自来水厂、管网、二次供水、污水处理以及信息披露等环节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报告指出,由于污染严重、处理水平落后、监管缺失三个因素的叠加,致使中国城市饮用水质量堪忧。
《一滴水的历程》由《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浩泽净水共同完成,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净水行业协会等机构的专家就公众饮用水安全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进入2015年,中国政府加大了水治理力度,《新环保法》和“水十条”的发布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鉴于中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难以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饮用水质量,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家庭可以考虑家庭净水装置。
《一滴水的历程》详尽调查了北京、上海、长沙、重庆、三江源、西安、广州等20座重点城市(地区的水质实况,并结合新加坡案例,试图真实还原饮用水从自然界到水龙头的全部历程。
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虽然多年致力于提高饮用水水质,但每一环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亟待改进提升之处,大量调研个案反映出了系统性的缺失与问题。
水源地类型包括河流、水库(湖泊和地下水,调研发现,除河流源头、重点水库外,其余水源地均遭受着污染的侵袭,河流的支流尤为严重。对此,清华大学王占生教授详细描述了过去几十年城市饮用水水源面临的主要污染类型。
以长江支流湘江为例,这是调研组见到的*脏的一条河流,却是湖南省省会长沙的主要水源地。湘江沿岸分布着110处排污管道,河面漂浮大量生活垃圾,但却排列着六、七座自来水厂,饮用水源与废水排放实际上为同一水体,这是中国河流型水源地的缩影。严峻考验中国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的净化水平。
从水源地抽取的原水进入自来水厂,报告调研组考察了多座自来水厂,大多数常规的处理工艺,少部分为深度处理。不过,北京市等一些特大型城市中开始引入膜处理技术,如北京市第九水厂,出水水质较好。
市政管网将自来水送入建筑物,管网的质量、材料和使用年限决定了水质。调研组发现,新建管网大多采用先进的球墨铸铁管,但管网存在更新缓慢、超期服役的现象,对水质有影响的镀锌管、水泥管占有一定比例,北京仍然有2%的管网超期服役。
建筑物管网及二次供水设施被称为一滴水的*后一公里,产权单位和管理权限的划分使得管网建设水平和管理存在较大差距。
污水处理厂虽不属于饮用水范畴,但其排放后的污水大多进入了河流,直接或间接汇入饮用水水源。与自来水厂类似,污水处理厂也以传统处理工艺为主,出水需满足中国排污标准级A、一级B、二级、三级,处理后的污水有成为新污染源的可能。
《一滴水的历程》不仅关注水质本身,还综合考察梳理了与水质密切相关的监管标准及信息公开的相关政策。
以实际调研情况看,各城市的水质数据公开尚无统一标准,公开时间段和项目往往由各城市自定,其中,沈阳市自来水水质公开情况在所有调研案例中垫底,调研组没有在其官网上或者其他公开途径中找到水质数据。
就中国水质现状,与会专家给出了改进建议。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金良深入分析了饮用水水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禹湘建议重视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根据水体承载能力规划其他建设,“水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空间载体。我们需要在城市、产业、国土空间规划中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陈晨星详细论述了调研报告《一滴水的历程》中关于政策和产业的建议。“河流型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更改;提升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水平;市政管网过渡至综合管沟模式;建筑物管网逐步明确产权及管理权限;规范行业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提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