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
源头把关 顶层设计 保障
本报北京讯 记者李雪墨报道 3月6日,在全国政协农业界小组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食安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佩智提出,对
“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刘佩智委员认为,种植养殖过程中,超量、超范围、违反间隔期和休药期规定使用农药、兽药、化肥等突出问题不容忽视。怎么才能把好源头关?刘佩智委员提出三点建议:完善农产品农兽药残留标准体系,出台全国统一的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加快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刘佩智委员介绍了具体思路:要根据监管工作实际制修订一批亟须的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明确配套的检测方法。探索建立全国食用农产品产地质量证明制度,制定农产品产地质量证明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依托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销售企业等,逐步将全部产销食用农产品纳入产地准出管理范围,通过产地准出倒逼企业和农户规范种植养殖,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加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支持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建设。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对保障食品安全很关键。”刘佩智委员认为,“国家应加大投入,扶持标准化示范基地、示范农场、示范企业和示范合作社建设,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管控化肥、农兽药、添加剂等投入品使用,推动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打造一批安全优质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和生产基地,助推整个产业升级。”
刘佩智委员还建议,应统筹编制国家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十三五”规划,并列入国家重大专项规划,统筹规划农业、卫生计生、工信、科技、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建设目标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