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
据了解,此次提案协商会是全国政协在两会期间针对委员特别关注的“土壤污染及农产品安全”这一热点话题而举办的,来自农工党
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表示,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有所提升,一些恶性、突发事件有所下降,但仍需进一步保障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罗富和建议,在食品安全方面,要加强对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品牌的动态管理。目前,对这些相关品牌的管理多为规模扩张,而缺乏动态管理。对不合标准的品牌应及时撤销。对于保护耕地,分级、分等管理则十分重要。“提升农产品质量,*终还要靠科技的进步。因此,应加大相关技术的推广力度。”罗富和表示。罗富和还指出,协商办理要贯彻到全过程。各部委在办理与耕地及农产品、食品相关的提案时,可邀请提案委员参与跟踪相关工作的进展。
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表示,耕地质量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由于长期高负荷利用,我国耕地质量堪忧,退化耕地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40%。这些土壤面临重金属污染、农膜残留、有机质弱等诸多问题。
“土壤污染已严重威胁到老百姓的健康。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已到了立即处理、必须解决的地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强调,南京农业大学土壤专家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地区土壤检测发现,重金属汞、镉严重超标。长期食用该土地产出的稻米带来的后果使当地老百姓患上了让关节疼痛不已的“痛痛病”。陈章良指出,土壤污染和治理是两回事。尽管治理被污染的土壤费用高昂无比,但为了老百姓的健康,必须治理。陈章良迫切希望对土壤、水污染治理应尽快立法。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表示,目前已初步汇总了20个与环境质量、耕地安全相关的提案。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突出。2006—2013年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表明,形势不容乐观。土壤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目前还没有土壤保护专项法律法规。同时面临科技支撑不足、治理投入不足等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高体健建议,要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要积*探索一条路子,即不以牺牲农业、农产品质量为代价,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之路。同时,要形成监管合力,将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统一、高效监管。
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争取将提案转化到工作中。今后将主动担当风险评估工作,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及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估工作提前介入。
全国政协委员刘昕指出,重金属、抗生素、环境塑化剂残留等污染问题成为威胁食品安全的杀手,对其治理迫在眉睫。在我国,抗生素大量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毒害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抗生素在医疗业和养殖业的长期滥用,很可能诱导出抗生素抗性基因,并成为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重要的来源。刘昕建议,应重视抗生素抗性基因这类新型环境污染物、抗生素替代产品和污染去除修复技术研究。目前,对抗生素残留及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来源、分布、传播和扩散机制仍不清楚。国家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视对抗生素抗性基因这类新型环境污染物的研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轻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还应加大投入力度,积*开展抗生素在水环境和土壤中的去除以及修复技术研究,以有效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如国外科学家新近发明的采用碳纳米管净化污水新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姚爱兴提出,我国耕地污染严重,对于逾1亿亩的污染土壤如何治理,对于这些污染土壤上已生产和正在生产中的农产品如何处理应引起重视,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土壤中镉、砷等重金属严重超标。”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钱学明表示,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管理上,应避免目前的同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他建议,采取以地方为主,建设高水平的检测中心,由政府购买的方式来进行检测监管。
记者发现,与往年的全国政协提案办理协商会不同,“互动、回应”成为此次协商会的亮点,而各行政部门“坦诚、认真”的回应态度也让提案委员感到满意。
在回应政协委员“如何保障进入国库的6000万吨粮食的质量安全?”的问题时,国家粮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国库粮食做到逐仓逐位检测,对于重金属、真菌毒素超标的粮食封存后定向处理,作为非口粮用途,如加工成工业酒精。该负责人特别指出,一旦土壤受到重金属、真菌毒素污染,则会持续很多年,治理具有长期性。他建议,要积*做好粮食重金属超标地区的土壤修复工作。本报特派记者 王薇/文 唐卫/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