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2月19日专电 对于喜欢吃
大品牌“牛肉干”竟是猪肉制成
2013年8月,广州市消委会在一次抽查中发现:广州市思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五香味手撕牛肉蛋白质含量不达标。工作人员分析,这可能是因为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而对进厂原料检验把关不严,降低了肉的比例。被检出的“牛肉”是瑞安市联鑫食品有限公司供货的。
联鑫食品有限公司早已进入浙江公安机关的视线。当年8月28日上午,瑞安市公安局在浙江省公安厅、温州市公安局的统一指挥下,对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瑞安市联鑫食品有限公司和广州市思味食品有限公司涉嫌以猪肉冒充牛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展开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金某等37人,其中刑拘6人,扣押假牛肉及制品7吨多。在该案中,核心人物是33岁的瑞安人张某,其余被告人均是他的亲戚。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在进入生产车间时,加工窝点内气味刺鼻,令人作呕。经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鉴定所检测,思味公司所生产的多种牛肉制品均检测出猪源性DNA成分,也就是说,这些产品其实都是猪肉加工而成的。而对联鑫公司的“百乐果牛肉粒”产品检测表明,该产品中检出牛、猪源性DNA成分,也就是说,该产品是由猪肉、牛肉混杂加工而成。
犯罪嫌疑人称:“市场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牛肉制品!”
猪肉怎么能吃出牛肉味呢?据犯罪嫌疑人张某称,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了牛肉膏,牛肉膏又称牛肉浸膏,是采用新鲜牛肉经过多道工序得到的一种棕黄色至棕褐色的膏状物,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于水。
除了添加各类添加剂,因为猪肉的纤维比牛肉细,张某等人还会把猪肉放在水池里长时间浸泡,使猪肉的质感变成类似于牛肉的质感。他们在瑞安进行初步加工,然后运到广东进行深加工、销售。
犯罪嫌疑人张某、金某、黄某均向警方供述,他们事先曾商议用猪肉制成牛肉制品出售,其目的在于降低成本。张某甚至曾表示:“因为价格与竞争的关系,市场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牛肉制品,所以我也这么做。” 警方调查表明,生牛肉与生猪肉的市场价格相差很大,不法商家每日至少发货100箱有劣质嫌疑的牛肉制品(15公斤/箱,以此获取了数百万元的差价。
“牛肉”真假难辨 市场监管亟待加强
“这种假牛肉干,包装得很精美,味道也像牛肉,根本吃不出来是假的。”温州市民谢先生对记者说。
犯罪嫌疑张某在法庭上供述,无论制作过程中有无添加牛肉膏,想把猪肉做成牛肉干是比较简单的事,而且消费者一般认不出来也吃不出来。 据警方介绍,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这些猪肉的进货渠道还比较正规。 专家指出,食品添加剂在一定安全剂量内食用,并无危害,但若违规超量和长期食用,则对人体有危害,甚至可能致癌。
记者了解到,目前并没有仪器能够测牛肉干的真伪。质检部门的仪器检测项目,通常测试蛋白质含量、细菌总数、金属含量等,无法辨别样品是牛肉还是猪肉。
专家认为,当前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肉制品企业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原料进货渠道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该建立严格的台账,防止对公众健康有危害的产品流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