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舌尖上的安全”
举报
食品市场侵权假冒现象猖獗,随处可见的山寨商标、山寨包装不仅诱导消费选择,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这类行为该如何打击?查处食品案件有没有反弹的情况?作为监管队伍,能否做到对食品安全隐患心中有数……
11月27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食品安全工作专题询问会,小摊贩如何管理、食品药品检验能力如何、侵权假冒为何屡禁不止等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被一一拿出,抛给前来接受询问的9个省级部门负责人。1个半小时的时间里,10位委员和人大代表相继提问,问的人开门见山、直击要害,答的人不遮不掩、有详有略。
委员问“查处的案件回查了吗”
“今天来的部门这么多,你们谁能回答一下,我省食品安全监管的队伍有多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多少?能不能管过来?查处食品案件有没有出现反弹?如何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进行监管?”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建国一下提出这么多问题。“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省食品安全办公室主任、省食品药品
在赵光国介绍完省食品安全监管现状问题后,张建国追问:“你们整顿了那么多小作坊、小摊贩,回查了吗?”赵光国说:“回查了,我们的监管队伍每次在检查时,都会先看上次的检查结果。当然,这其中也有依然不改的,我们会采取加大处罚力度等措施,这些都将作为下次处罚的依据。”“现在大街小巷上的小摊贩那么多,都是合法的吗?”张建国接着问。“多数没有证。”赵光国答:“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全省共有10.1万家,目前只有两万多进行了备案。这类群体既涉及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和生存,也涉及多层次消费需求;既涉及食品安全,也涉及城市管理,监管的难度的确比较大。”赵光国表示,针对这一问题,确定整治的基本思路是降低门槛、备案管理,全面整顿、重在规范。下一步,重点将在巩固提高上下功夫。“我认为,目前这个现状,作为监管队伍不是没管,而是管的还不到位,建议相关部门能够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张建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举报奖励或有“新招”
食品安全举报问题是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一个半小时的专题询问中,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及代表也多次提及这一问题。
针对如何提高食品安全举报实效等问题,赵光国坦陈,从关于食品药品案件查处的情况来看,前整后乱、重复反弹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主导和引导作用,在加强部门监管的同时,给公众监督、媒体监督创造更方便的条件。”赵光国说,关键是解决群众举报不方便、不信任、积*性不高的问题。
赵光国透露,目前,我省正在修订和起草关于
本报记者 李飞飞
○延伸
什么是“专题询问”
专题询问的议题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和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11年起,省人大常委会就分别对 “全省城乡低保工作”“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等民生热点内容进行过专题询问。
“专题询问”不同于一般的“询问”。一般询问只注重了解有关情况,具有操作简便易行、不限特定主题、不做事前安排、答复方式灵活多样等特点。而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之一,专题询问是对询问的深化和创新,主题更加集中,重点更加突出,有利于针对性地加强监督,有效推动有关方面改进工作。
跟踪督办防止专题询问流于形式
此次专题询问会上的内容,将由相关人员整理汇总,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后,以办公厅名义转交省政府办理。省政府在收到审议意见之日起3个月内,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并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研究处理情况。
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省人大常委会还将进行跟踪督办,因为跟踪督办是防止专题询问流于形式、走过场的重要手段。
记者采访了多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他们也认为,专题询问后的跟踪督办,要打好“组合拳”,既要行使人大的监督权,同时也要把人大监督与新闻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确保专题询问能够问出成效,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