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郝晓炜
孟封饼成了“孟烘饼”,猴菇饼干成了“猴轱”饼干,雪碧成了“雷碧”,娃哈哈则是“娃恰恰”,康师傅方便面成了“康帅傅”方便面,大白兔变成了“小白兔”,百事可乐变成了“白事可乐”,蒙牛酸酸乳变成了“豪牛酸酸乳”……这些“山寨”食品在包装和名称上均与**食品相似,乍一看,很难辨别,在农村市场上随处可见。此次整治中,食药监人员在清徐县农贸市场、农村门店、小摊点旁、学校周边查获了大量的山寨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和“五无”食品。同时,在小店区一城中村发现并取缔一个生产配送盒装快餐的无证黑窝点,在晋源区查获一无证照的净水加工厂黑窝。
农村是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多的区域,也是监管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农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百姓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容易成为假冒伪劣食品、“五无”食品销售的集散地;农村地区居住分散,监管薄弱,容易成为“黑作坊”、“黑工厂”的藏身地。农村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数量多、水平低,容易成为问题食品的发源地。市食安办副主任刘红保介绍,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全市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企业8876户次,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户51户;捣毁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2个;查扣侵权仿冒的山寨食品400公斤,查处食品违法案件78件,罚没款14.73万元;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32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