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记者 赵卓 发自北京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新一批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共有274批次进口不合格产品上榜,在这份进口食品黑名单中,德国贝贝善、法国法瑞康、德国乐爱朵等多个乳制品品牌都榜上有名。
自从去年轰轰烈烈的
由于长途运输带来的问题以及中国乳业新政,更多的外资
进口奶粉问题多
根据质检总局的名单,德国的贝贝善幼儿配方奶粉3段、法国法瑞康婴儿配方奶粉都发现菌落总数超标;德国产的乐爱朵较大婴儿配方奶粉2段(铁罐被查出超范围使用添加剂L-酪氨酸和L-色氨酸;新西兰爱恩思婴儿配方奶粉、波兰贝倍妙配方奶粉标签不合格;瑞士的瑞氏麦多种水果宝宝麦粉6+还发现“不溶性膳食纤维”超标;美国**复合营养粉(香草味违规使用化学物质。还有两款来自卢森堡的乐口事香蕉味牛奶和草莓味牛奶,分别被查出超范围使用添加剂“姜黄”和“胭脂虫红”。
《食品添加剂》的作者、韶关学院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彭珊珊教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美国是目前批准使用添加剂*多的国家,有3000多种,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3类约2400种。每个国家对于合法添加剂的认定都不尽相同,进口到中国的食品必须遵守中国的标准。
自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乳业格局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8年,国内只有两家新西兰进口婴幼儿奶粉品牌,到了2014年,进口奶粉品牌的数量已超过200个。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奶粉68.12万吨,同比增长75.08%,进口额为34.33亿美元,同比增长156%,今年奶粉进口或将突破120万吨大关。另有数据显示,中国奶粉进口量占全球进口总量的30%以上。
然而,
一向呼吁不要迷信“洋奶粉”的广州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现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有多种添加剂,其中大部分是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非常敏感,如果提早放进去,并且按照标准投放,在长途运输过程会分解流失掉一部分,如果多放,又可能会超标。
也因为这个工序,此前很多洋品牌选择将大包粉出口到中国再添加、混合、分装,但这又存在大包粉二次污染的问题,世界各国已经普遍禁止这一生产方式,随着中国乳业新政的发布,我国也严禁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乳粉到境内分装,要求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必须已罐装。
国家质检总局进一步要求,自2014年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签或者中文标签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一律按不合格产品做退货或销毁处理。
而乳业专家宋亮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有些外国乳企,还都在使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设备,有的连搅拌均匀都不能做到。
外资加速本地化
外资乳企在中国的日子*近并不好过。
乳业新政“反垄断调查”、“兼并重组国内乳企”、“限制境内分装”等一系列组合拳,使得中外乳企的市场份额发生了很大变化,国产奶粉所占的总体市场份额已经接近50%,而此前只有不到35%。
中国乳业江湖掀起一股并购潮:蒙牛收购雅士利、伊利参股辉山、合生元收购长沙营可营养品有限公司、飞鹤收购吉林艾培特和陕西关山乳业。
为此,外资品牌也开始加速联姻中国乳企,今年2月12日,蒙牛乳业与法国达能宣布,达能将增资51.53亿港元成为蒙牛第二大股东,蒙牛公关部负责人危剑侠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未来蒙牛还将就管理和技术等层面与先进企业展开合作,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予以公告。”
9月8日晚间,贝因美发布公告称,恒天然乳品有限公司向全体股东发出部分要约拟以收购的方式增持逾2亿股份,占贝因美所有已发行股票的20%。
就在恒天然宣布收购贝因美股份后,食品巨头达能也宣布收购新西兰善腾,善腾是世界上三大婴儿奶粉代工厂之一,善腾曾有数十家的中国客户。
目前国内销售的前十大乳企中8家有外资控股或参股,在宋亮看来:“未来中外资乳企的界限将更加模糊,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而另一方面,由于奶粉长途运输带来的问题,加上乳业新政中对奶源地的要求,一时间,投资牧场,抢占上游,或培训农户,结成战略同盟,成为乳业集团的共识,也引起各路资本的追捧。
10月15日,雀巢公司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合作,投资2.5亿元建设的奶牛养殖培训中心在黑龙江双城落成,计划每年对700户奶农进行培训。该培训中心项目占地60万平方米,包括一个培训中心和三个奶牛养殖场,以帮助学员们从小做大、向规模化牧场过渡。
“我们的培训分为不同的层级,有*基础的奶牛养殖培训,还有更专业一些的,包括繁殖类的知识,营养类的知识,***的还有管理类的,教授牧场行政、管理、财务方面的知识。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可以帮助家庭牧场向专业管理牧场过渡,助力中国奶业转型升级,”雀巢大中华区技术部执行副总裁施明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牧场方面,今年5月,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宣布与中国辉山乳业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借助辉山乳业的牧场资源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
7月,恒天然和美国企业雅培忽然联手宣布,将投资18亿元在内地建设包括5家牧场的奶牛养殖基地。
去年年底,明治乳业与河北一家牧场合作开始生产液态冷鲜奶;以色列一家乳企也开始在北京养牛……除了中外乳业巨头跑马上游外,原本鲜有投资牧业的各路资本,也开始逐鹿这个新兴的产业。
2014年7月2日,新加坡*大的国际投资机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表示,该公司与区域私募基金泰山投资组成的财团将共同向定位于中国高品质奶源市场的华夏畜牧公司注资1.06亿美元。
而于今年7月在香港完成IPO的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的股东中,也出现了路易达孚、三井住友银行、Horley Investments等外国资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