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议各地政府组建或完善“食品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食品安全教育委员会”等社会专业组织。
食品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在食品安全事件的解读等方面,及时给消费者以科学的解读,及时、全面、科学的传达食品安全信息,才能妥善处置食品安全事故,减少食品安全危害,化解群众恐慌心理。
食品安全教育委员会是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以高校专业师资为依托,中小学教师为主体,成立食品安全教育委员会。联合编写食品安全教育科普读物,负责对中小学及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科普教育。
二、在主流媒体开设专栏、电视专题片,提供科学消费信息,倡导健康消费理念,积*推进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建立起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形成政府、学校、企业、专家、消费者和媒体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打消消费者关于食品安全认识上的误区。
例1:食品安全存在零风险吗?零风险意味着食品中不存在任何有毒有害物质,这一点在现有科学条件下是无法保证的,就是说世界上没有100%安全的食品,科学家和企业仅仅能将风险降低到一定的水平,食品安全风险应在接受的范围之内,这常常是通过制定标准、建立规范,加强食品质量和卫生控制来实现的。
例2:含添加剂的食品一定不安全吗?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也不一定安全,如历史上肉毒毒素问题。
例3:食物中含有致癌物,吃了就一定致癌吗?如亚硝酸盐问题。
例4:不用化肥出产的果蔬安全系数就高吗?(化肥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氮元素的来源;——不用农药出产的果蔬安全系数就高吗?少量的虫害可以人工捉,病害又如何防治?有了病虫害的蔬菜被人食用后,照样危害人体健康。
所以说,不用化肥、农药也许存在更大的安全问题,规范使用农药、化肥才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点。大家经常看到小区居民自己种的菜又瘦又小,品相、品质*低,同时也存在众多的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的认识误区还有很多,为消除这些消费误区,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必不可少。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印发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要求:在2015年年底前将社会公众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提高到80%以上,将中小学学生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提高到85%以上。
三、借土地流转政策的东风,积*倡导并引导农民自觉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的种植、养殖,规避当前分散的种养模式带来的监管难度大的问题。
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在任证监委主席的时候也曾提过:“农业、食品工业上市瓶颈主要在于解决不好食品安全问题,分散种养以及运输环节质量不可控将长期困扰两个行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可否重点针对农业合作社、农业科技开发公司、规模化的养殖厂进行引导性改革,在融资、科技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农民根据自身特长自觉去做董事长、总经理、产业工人、以土地入股做企业的股东等。
四、发挥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业力量,制订食品安全培训计划,对食品从业人员、媒体、政府官员、社会监督员、村级协管员等分别进行轮训,推动有关食品安全从业人员的终生学习与培训机制。
我国《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要求:各有关方面通过广泛普及
针对媒体人由于缺乏食品安全常识而导致误导消费者的报道出现,政府应协调推动专家与媒体人逐渐形成交流机制。定期组织专家与主流媒体记者、编导、编辑等进行座谈、讲座,专家了解社会问题、媒体人学习提高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素养。
只有所有食品安全责任人和利益相关者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基本科学知识,并对现状有共同认识,才能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不具备食品安全监管知识和能力的人员,无法发现食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发挥各级食品工业协会、餐饮协会、营养学会等行业协会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的作用,重视食品生产的过程管理。
如由行业协会定期组织专家解读食品安全,深入企业提供服务与培训,此举也许是做好食品安全服务性监管、社会共治的新突破。
总之,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实现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达到整个社会对各类不安全食品保持零容忍,当其彻底“臭了名声”,变成过街老鼠,人人警惕,人人喊打,形成社会各方良性互动、理性制衡、有序参与、有力监督的社会共治格局,才能不断破解食品安全的深层次制约因素。(济南大学教授、山东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张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