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倡居家养老的今天,
三菜一汤荤素搭配8块钱
昨天中午,记者刚刚走进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六道口社区的老年餐桌室就闻到一股浓浓的饭菜香,"今天中午有三个菜,肉炒杏鲍菇、醋烹绿豆芽和黄瓜胡萝卜炒芹菜,主食是米饭,还有一个紫菜鸡蛋汤",厨房里,正在忙活的"大厨"薛阿姨告诉记者,"马上就开饭啦,老人可以在这吃也可以把饭菜打回家。"
餐桌室面积不大,只有50多平方米,但开间很敞亮,桌椅板凳干净整洁。"我今天打两份饭带走回去吃,老伴身体有点不舒服",手拿饭卡的杨树强老人看到记者采访,竖起了大拇指,"物美价廉,我和老伴每天都在这吃中午饭,就是现在没有晚饭,如果有就更好了。"
"现在社区一共有50位老人办了这种老年餐桌饭卡,每顿饭8块钱、荤素搭配,老年券也可以使用",六道口社区居委会主任张腾宇告诉记者,"两位'大厨'中的薛阿姨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平时就喜欢做饭,再加上家政公司的专业培训,做出的家常菜确实口儿特正。"
记者在菜单上看到,除了家常的各种炒菜,北京人喜爱吃的肉龙、菜团子、饺子、烙饼、二米粥等应有尽有。
菜单怎么定大家来商量
和多数老年餐桌采用与社区附近的家常菜餐厅、食堂合作不同,这里的老年餐桌"其实更像是一种家庭餐自助服务",张腾宇说,"这家老年餐桌使用的是社区办公用房,负责做菜的两位阿姨都是家政公司通过劳务输出方式派遣来的。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老年餐桌并没有和餐饮企业或单位食堂合作,而只是聘请了家政服务员来为这些老人提供做菜的家政服务。菜都是和就餐的老人一起商量着定下来的,菜单每两周换一次"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由于老年餐桌利薄且对餐饮的个性化要求比较高,不少餐饮企业积*性都不高,"除了薄利经营的因素,为老年人服务也有一定风险",一位提供老年餐桌服务的餐饮企业负责人私下透露,"老年人腿脚不灵便,万一餐厅地面光滑摔一下都是很大的事故,而且有的时候老人确实口味比较挑剔,现在餐厅的很多菜都是规模化制作的,专为老人调整口味不太可能。"
"我们也是多次征求了老年居民的意见后才决定用这种形式创新老年餐桌的",张腾宇告诉记者,社区一共走访了几百位70岁以上的老人,很多老人反映外边的饭太油腻,不太适合老年人吃,他们希望能在老年餐桌吃出"家的味道".
老年餐桌的老主顾范奶奶指着贴在墙上的菜单说,"光看看这个星期的菜单就知道,这些菜都挺适合老年人的胃口,而且还便宜,8块钱就吃得既干净又放心,*关键是想吃什么大家有商有量,特别有家庭气氛。"
"无照"经营期待政策空间
虽然居民的反映不错,但六道口的社区工作人员却仍感觉如履薄冰。"因为不是和餐饮企业或单位食堂合作,所以我们在管理方面必须更加严格,保证不出差池。"
"老年餐桌盈利微乎其微,不过因为有政府的部分补贴还能维持。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老年餐桌,很多来吃饭的社区居民都对我们家政公司有了更多的信任,我们公司各种家政服务项目的需求量都比去年有所提高",负责向六道口社区老年餐桌派遣家政服务员的北京家福宁家政有限公司经理何方告诉记者,"但是这种双赢的老年餐桌创新方式我们现在也不敢大规模推广,作为企业我们和社区的这种合作方式目前只能算'无照'".
何方说,因为按照现有的工商政策,企业虽然是正规注册的家政服务公司,还是有资质的居家养老助残券定点服务机构、北京市96156品牌服务商,"但我们的正规身份如果用在这个老年餐桌就算是异地经营,不合法规。我们也曾经考虑另开炉灶,在这里注册一个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中心,可按照工商的相关规定,注册必须有正规的经营场所,这个老年餐桌是社区办公用房,连房产证都没有,根本就没法注册。"
这种身份尴尬,让社区和家政公司都有一种负担。他们希望对这种老年餐桌的创新,相关的政策空间能够进一步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