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粮,心才不慌。
粮食供应方面,并不是高枕无忧。此次会议提出,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安全。
作为
第十二届国家安全论坛14日在
另外,杂交水稻目前已在菲律宾、印度等地广泛种植,袁隆平希望自己的杂交水稻走向世界,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后年争取突破亩产1000公斤/
11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称,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水稻占粮食作物的比重达40%,排行**,因此提高水稻的产量对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积*意义。
我国的情况是人多地少,加上城镇化工业化的影响,2009年发改委提出到2020年增加1000亿斤粮食才能够满足要求。
袁隆平认为,改进我国的粮食问题,**出路是通过科技进步来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办法很多,**是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增施肥料,提高栽培技术水平等办法,其中立竿见影也是*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优良品种。"
过去,正是因为杂交水稻的推广,我国水稻单产大幅提高,有效地保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袁隆平介绍,1998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是5亿亩,现在只有4.5亿亩,但是增产了1000亿斤粮食,主要贡献就是杂交水稻的推广。
目前,在全国近4.5亿亩水稻田中杂交稻的面积达到2.5亿亩,占全国水稻总面积57%以上。袁隆平说:"现在全国水稻平均产量430公斤/亩,杂交稻是500公斤/亩。我们的杂交稻是****于世界。我们的杂交水稻在同样条件下比常规优良品种增产20%左右,增产的粮食每年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为了满足粮食需求,农业部自1996年开始立项
公开报道显示,袁隆平在湖南隆回县的108亩示范田,*后通过农业部的专家验收,亩产达到了926.6公斤。2012年,亩产900公斤的任务达标后,袁隆平向农业部建议移向第四期超级稻计划,得到农业部的批准,目标是亩产1000公斤。
袁隆平透露:"今年我们又在隆回县向1000公斤进发,*后通过农业部专家验收,本来希望今年突破,结果差一点,988.1公斤,这就是我们的第四期超级稻。我们计划2020年达标,争取2015年突破1000公斤,通过两年的努力可以达到。"
通过科技进步解决粮食问题/
在杂交稻突破1000公斤的产量后,袁隆平说,"实现了1000公斤以后我不是心满意足,我还想往更高的产量攀登。在长沙,在水稻的生产季节,2.5的光能利用率产量应该能达到1500公斤的产量,所以杂交稻还有潜力,对于达到目标我还是有信心,我要发挥老骥伏枥的精神,要向1100公斤、1200公斤进军。"
目前,水稻大多是半低秆,也就是株高1米左右。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黄崎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高秆将是超级杂交稻发展的战略。"水稻实现高杆,那么自身的承重量会提高,这样水稻的产量就会提升。"
袁隆平说:"我们现在的超级稻是半高杆,在一米三左右,达到亩产900公斤、1000公斤左右。如果再进一步提高杆高,结果指数会很高,*后是超高杆,产量在一千二三百公斤左右,杆子有五六米高。"
袁隆平介绍,杂交稻今后有三大任务,**是往超高产进军,一千、一千二是**个任务;第二是"种三产四"工程,就是说种三亩超级稻要产四亩粮;第三个任务命名为"三一工程",即三分地养活一个人。
袁隆平总结说,通过科技进步,国家的惠农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加大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性,"中国人完全能够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
据了解,杂交水稻在国外同样表现不俗。袁隆平说,2012年,杂交水稻在世界上种植面积为520万公顷,印度、越南这些发展中国家增产是非常大的,*发达的国家美国种植我们的杂交稻有600多万亩,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增加20%~25%.
袁隆平说,自己有两个梦:**个梦就是超级稻亩产量1200公斤的梦;第二个梦就是杂交稻走出**。现在全世界一共有23亿万亩稻田,其中如果有一半生产杂交稻,每亩增产130公斤~150公斤,将增加粮食1.5亿吨,每年将多养活四到五亿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