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6日消息(记者郭淼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有网友说:如果一定要在国内航空公司找出一个共同特点的话,那就是他们都不会做饭。"航空餐难吃"是大家的共识。据了解,航空公司被
有些消费者质疑,外表风光、实力雄厚的航空公司为什么连这一顿饭也做不好呢?除了饭难吃也就罢了,更让人担忧的是质量安全也受到了质疑。10月6号,国航发生"过期烧饼"事件,事后国航以 "装错了包装袋"为由进行解释,提供过期食品也好,用错了包装也罢,都是国航提供食品时出现了失误。
所以根据标准行业业内人士透露,我国已在起草《航空
国家标准《航空食品安全规范》起草组专家张同济近日在上海参加会议时透露,目前《规范》已经编写了第二稿,预计明年6月完成征求意见稿,然后送交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评估中心,*终由卫生部公布。《规范》将从飞机上食品的原料采购、加工、包装、储运、分发各环节,对各家航空公司现有的航空食品生产、供应标准进行统一,并将强制性要求全行业执行。中国民航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桂红认为,法规的出台将会促进我国航食产业的健康发展。
赵桂红:这样的话就说整个一个是从原材料环节,从配备、回收环节,整个都是规范了,很显然,它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包括航食这快以及航空运输来讲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据介绍,《航空食品安全规范》将要求飞机"盒饭"的保质期以小时计算,从制作完毕到旅客吃下,热食不能够超过36小时,冷餐不得超过24小时。其中,热食生产完毕后,必须在4小时内强制降温至10℃以下。随后,在4℃~10℃的低温环境下保存2小时。食品分装的环境也有严格要求,须在12℃以下,分装过程必须在45分钟内完成。成品放入0℃~5℃的冷库,航班起飞前2小时打包装机,在飞机上食品保存不允许超过15℃。基本原则是上午生产的航食给下午的航班,下午生产的航食给明天的航班。此外,针对此前航空公司不清洗飞机上咖啡壶、蓄水桶的传闻,《航空食品安全规范》将明确每天消毒制度,消毒过程中,餐具表面温度需达到71℃以上。赵桂红说,对飞行中食品安全强调更高主要还是因为航空运输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运输方式。
赵桂红:因为本身是在空中,一个封闭的环境当中,如果出现一些问题的话,在飞机上是很难进行自救以及互救的,所以它会更加强调食品安全。
那么作为航空业内人士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为此中国之声记者采访了中航协航空食品委员会秘书长袁耀辉。
在袁耀辉看来,近几次的航空食品质量问题甚至连'偶发事件"都算不上,他坚信。航空食品委员会100企业,不仅设备世界**,而且管理标准、产品质量也是高于国家标准。
袁耀辉:所有的设备都比我们食品厂的高多了。
国家标准《航空食品安全规范》起草组专家张同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64个机场设有102家配餐公司,其中20多家没有食品化验室,还有40余家没有专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一些航空食品公司在成品出厂时不做检测。"对此袁耀辉似乎也并不认可。
袁耀辉:都做检测,你说的不对,只要有配餐公司的都做监测,只是道听途说,你们没到食品公司去参观、去看。
对于即将出台的《航空食品安全规范》将要求飞机"盒饭"的保质期以小时计算,从制作完毕到旅客吃下不能超过36小时等硬性规定。袁耀辉认为;航食企业将有能力实现。
袁耀辉:都能做到,没问题,既然是规范,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你就别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