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市民表示不会再使用
重庆晚报记者走访调查
批发商没兴趣进货,零售餐厅基本绝迹
重庆晚报讯 5月1日,曾被称为“
市民调查
八成表态拒用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第21号令,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调整,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昨日该规定生效,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从1999年被禁14年后,重新回归市场。
禁用14年的发泡餐具为何解禁,引发了不少人关注。在渝中区解放碑,重庆晚报记者随机采访了数十位市民,大多数人都对发泡餐盒的突然解禁感到不解,对质量安全也忧心忡忡,不完全统计有近八成被采访者明确表示不会使用。
正在八一路一家餐馆用餐的市民刘小姐说:“那种饭盒一装热菜热饭,就会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肯定有毒!”
“小餐馆现在都有餐盘,要是打包的话,一般也就用一次性的塑料袋,发泡餐具路边的小摊可能会有吧。”白领张明敏表示,现在的人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很强,解禁后估计也很少有人用了。
餐厅调查
发泡餐具基本绝迹
重庆晚报记者走访解放碑和江北区部分餐饮店及路边摊发现,目前打包用的大多是塑料袋、塑料餐盒、纸质餐杯和一次性可降解餐盒。在八一路好吃街和市内多家餐饮店,用于盛装或打包食物的餐具都是纸质餐具或可降解的塑料餐具,只是由于不同材质的打包盒成本不同,部分餐厅会收取相应的打包费。
“一般情况下,温度不高的食物一般都用塑料的或纸质的餐盒,温度比较高的食物一般用的是可降解材料餐盒。”八一路丘二馆服务员表示,他们对餐具的要求比较高,从来都不用发泡餐盒。
“我们这里用的打包餐具都是可降解餐盒,对人体**无害,对环境也好。”江北区北城天街四季雅苑餐厅服务员说,一次性发泡餐盒该店从未使用过。
采访中重庆晚报记者发现,很多餐饮店的工作人员都表达了对一次性发泡餐具复出不看好的观点,因为基本没有顾客喜欢用。
批发市场
批发商没兴趣进货
重庆晚报记者又来到菜园坝塑料市场,竟然发现没有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售。大部分批发商坦言,“暂时不会大面积采购这种发泡塑料餐具,虽价格会便宜不少,但如果餐饮店不使用,进了货也销售不出去。”
“这个东西早就没有人用了,还进来干啥子?”一位姓黄的一次性餐具批发店店主说,他早在几年前就没有经营发泡塑料餐具,现在畅销的是纸盒和可降解材料餐盒。另一位经营一次性餐具生意的店老板也告诉记者,据他了解,重庆本地并没有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厂家,如果要进货还得去外地。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塑料包装厂负责人介绍,目前重庆几乎没有生产发泡餐具的企业,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的多是聚丙烯材料餐盒,但同是这种材质的餐盒,价格相差也比较大,贵的两三毛钱,便宜的也就几分钱。
相关行业管理制度已草拟
不少市民表示担心,当初严禁的理由---白色污染、食品安全隐患、回收难等问题,现在解决了吗?行业专家指出,发泡餐具解禁,希望有关部门要制定发泡餐具的生产标准;要告诉消费者发泡餐具的适用范围,如适合放冷鲜食物,不适合微波炉加热等;要建立发泡餐具回收系统,除政府投入外,生产企业也应承担一定的义务。
“解禁后,要严格准入标准,并进行网络化管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钱桂敬说,目前5个相关行业协会已草拟了行业管理、企业准入、质量管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4套管理制度,并递交国务院相关部门。
发达国家处置有方
发达国家的发泡塑料餐具已经开发出大量的低发泡、彩膜贴合、淋膜、抗高温、防紫外线、抗氧化的新工艺和新产品。在回收和利用方面,他们也有专门的渠道和技术。
美国:针对发泡餐具立法,对于回收率有明确标准。
日本:要求民众在使用后将发泡餐具送至特定回收点,在送之前还要清洗干净。
德国:推行“谁生产、谁销售、谁负责回收”的制度。(记者 万浩睿 毕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