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韩国
记者获悉,韩国辛拉面含致癌物"苯并芘"遭曝光后,中国台湾地区已下架,但中国大陆并未下架,对此,有专家指出,原因在于各国及地区的食品标准不一。
"根据中国对食用油中'苯并芘'含量的要求,每公斤不得高于10微克,而韩国的标准上限是每公斤不得超过6微克,高于中国标准,因此尽管是问题产品,但应该是符合中国的国家标准。"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按照韩国方面检出的量来看,并没有超出中国的*高限量值。
不过,董金狮进一步表示,这种换算方法仅限于对食用油中"苯并芘"的含量,因为中国目前尚未对食品中'苯并芘'的含量进行检测。
有研究分析表明,"苯并芘"在油炸、烧烤、烟燻、烘焙等食物中很容易产生,而且属于高活性间接性致癌物质。有专家指出,不管"苯并芘"是否超标,都意味着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但公众不必因此恐慌。
"由于'苯并芘'对人体的危害大小至今还没有直接的案例可以证明,主要都是通过动物来进行试验的,具体到对人体的致癌、致突变等还没有病例证明,只是存在潜在的危害性,消费者无须太过紧张。"董金狮告诉记者。
纵观境内市场,蒙牛纯牛奶含强致癌物,思念水饺金葡萄球菌超标,稻香村售卖假鸭血,全聚德废油转卖地沟油……时时刻刻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消费者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警钟一鸣再鸣,却不能完全避免,除了监管不力,无良商家的道德滑落以外,关键还在于食品标准不够完善。"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马文峰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标准上的漏洞,成了无良商家得以横行的挡箭牌,消费者往往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食品生产企业,都应该好好反省,并规范好市场秩序,将食品质量安全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