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悉,省内各市已在9月30日前上报整顿鲜奶吧的办法。济南市鲜奶吧管理办法有望近日出台。
【尴尬】
主管单位没人认
"我国的奶业非常脆弱,不是生产技术的问题,而是消费者信心的问题。"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奶源信息不透明,流通过程难监管,有证的屈指可数,济南百余家鲜奶吧,有营业执照的仅有5家。据业内人士表示,本报对此予以报道后,生鲜奶行业会遭遇寒流,鲜奶吧也会变得愈发"脆弱".
9日中午,记者在纬一路一家鲜奶吧看到,用餐区域内空无一人,附近餐饮店却人头攒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入口的醒目位置,挂有一排荣誉证书,但是经营许可证却不在其中。
问题究竟要如何才能解决?谁来救救鲜奶吧?按照8月出台的草案规定,鲜奶吧管理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卫生、畜牧、工商、质监等部门各负其责。
具体分工是:畜牧部门负责奶源质量监管,监督管理鲜奶吧所用生鲜乳生产、收购环节,严防不合格鲜奶流入鲜奶吧;质监部门负责对鲜奶吧设备布局、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审核把关;食药部门根据畜牧兽医和质监部门提供的审核意见,对符合条件的鲜奶吧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鲜奶吧从业者持《餐饮服务许可证》向工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
9日,记者与上述部门取得联系。"谁发证谁管理,其他的只是配合。哪一个环节有问题,相应职能单位只能追溯,无法更改整个流程。"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工作人员表示。暂定的发证单位--- 济南市食药局则表示,正式文件尚未出台,暂未开展该业务,"目前一张证都没发过。"
【溯源】
完全是市场自发形成的
"鲜奶吧是有很多问题,不讲诚信的、无证经营的、奶源不明的,然而我想说的是,这个行业总体是好的。这是奶农们摸索的、符合市场规律的新路。"山东省畜牧业协会奶业分会秘书长张志民对记者说。
他告诉记者,在生鲜乳收购行业存在"两张皮"现象,产销利益*不均等,"增加一个流通环节,奶农就被扒一层皮。你知道生鲜乳的收购价吗?有压到1.3元一斤的。白花花的鲜奶,一斤只能卖1.3元,买矿泉水都不够。产销脱节、奶贱伤农,成为奶业的隐患,三鹿事件就是代表。"
2009年7月,**家鲜奶吧在潍坊诞生。这样的一个模式减少了中间商,从奶源地直接到奶罐,完全是市场自发形成的。"鲜奶吧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法规来管,发展中必然面临问题。产销一体化的路是好的,既能保留营养元素,又能维护奶农的利益。"张志民说。
【数据】
全省3000家鲜奶吧,近千家不合格
在80℃-85℃中,牛奶煮沸 15秒,就是巴氏消毒法。巴氏奶成分未变性,保留原有营养结构,卖点就是个"鲜"字。
张志民说,在国外的牛奶市场,巴氏奶份额能占9成,然而在国内的销售市场,份额连一成都不到,"鲜奶吧中间环节少,出售的是巴氏奶,应该被大力推广。"然而作为新生事物,鲜奶吧发展欠规范,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目前山东省有3000多家鲜奶吧,至少四分之一不合格。"
张志民认为,放心鲜奶吧需要有几点要素:店面能提供"两证",即餐饮服务证和营业许可证;有固定奶源,牧场需提供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动物防疫许可证和生鲜乳运输许可证;有从事生产的专业人员,人员应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人员有健康许可证;设备符合生产条件。
2012年6月,协会启动放心鲜奶吧评选活动,首批入选的有25家放心鲜奶吧,其中济南地区共有3家店面,都是规模牧场的自有鲜奶吧。
【声音】
牛奶是个良心买卖
"原汁原味,越鲜越好。"张志民一字一顿。他表示,牛奶是鲜活性强的农产品,做牛奶是个良心买卖,需要社会责任感。
"买卖做得好,牛奶加点水,就能多卖点;生意做得差,牛奶兑点水,成本就低一点。顾客没发觉、仪器没检测到,不代表就没事。我们希望,鲜奶吧能成为行业先锋,体现奶农诚信经营的良心。"
张志民认为,鲜奶吧属于餐饮环节,不同于企业的流通环节,现场加工现场贩卖,品质检验应参照餐饮管理,交由相关部门定期抽检。"鲜奶吧要做到的是,在两证齐全的牧场收购,按照规范的流程制作产品。"
记者从济南市畜牧局获悉,我市持证经营的单位中,有 116家生鲜乳收购站,68辆生鲜乳运输车,抽检合格率为****.而按照现有检测标准,奶牛小区散养户"偷"的奶,并不在畜牧单位抽检范围内。
【事态进展】
规范文件将于近日出台
鲜奶吧有序发展,既需要内部的自律,也需要外部的约束。"行业规范"在采访中屡次被提及。相关管理办法空缺,滋生出诸多乱象,制约鲜奶吧的发展。
张志民说,协会起草了3份标准--- 《鲜奶吧管理规范》、《鲜奶吧巴氏奶制作规程》、《鲜奶吧酸奶制作规程》,目前文件正在审批过程中,有望于近期出台。
2011年6月和11月,东营市、寿光市政府分别出台了《鲜奶吧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6月,济南市政府食安办召开协调会,并在8月推出《鲜奶吧管理办法(草案》。
2012年8月28日,山东省食安办下发文件,要求各市加强关键环节监管,依法落实鲜奶吧开办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监督执法和行政问责,由各市将鲜奶吧整顿规范工作措施及相关管理办法于9月30日前报省政府食安办。
10月9日,记者致电济南市食安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开展调研,规范文件将于近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