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瓶装假农药横行 添违禁隐性成分加重农残超标

百检网 2021-11-15

  记者在广州白云区市场上购回来的问题农药。  日前,南方日报记者以业务员身份暗访了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龙归及太和三镇的农药市场,买回6瓶店家特别推荐的小容量包装农药,经业内人士分析点破,6瓶都是被商家使了戏眼法的假冒伪劣产品,并涉嫌添加隐性成分,其中2款有过被有关单位抽检证实的前科。

  近年来,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地农产品消费者。江高、龙归及太和都是广州的蔬菜生产大镇,其产品质量安全自然备受关注。“为牟暴利,一些黑心厂家在假农药中滥加各种隐性成分。”一位在当地经营农资多年的老板不无担忧地指出,若农民大量使用这类产品,必然会给瓜果蔬菜的安全留下隐患。

  ●记者调查

  随机买回6瓶农药均有问题

  早前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报料,白云区江高镇江人路毗邻江村农贸综合批发市场,马路两旁聚集了10多家农资店,假农药特别多。

  3月6日上午,南方日报记者假扮成山东厂家的业务员,走进了某修理店旁边的一家农资零售店。只有10来平方米的店面,靠墙的柜台上分门别类地摆满了各种品牌的农药产品,近门处,几排20克、30克及50克的小瓶装产品分外显眼。记者粗略估计,其比例几乎占到整个店面货品总量的1/4。听说记者是来做市场调研的,店老板说,他们店只卖有特效且价格实惠的产品。

  他毫不讳言,只要效果好,什么品牌都是次要的。“这款20克装的‘万虫光’对蔬菜上常见的青虫、吊丝虫就特别有效,零售价却只要5元,很受农民的欢迎。”他随手从货架上拿出一瓶标注含量为3%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记者随后以带回去做药效试验为由,买了一瓶。

  小瓶装的农药不仅在他这一家农资店很畅销,记者后来调查发现,当天在江高、龙归和太和农贸市场周边走访到的10多家大大小小的农资,都把这一类型的农药放在了档口*显眼的位置来重点推销,而品牌种类则五花八门。在龙归镇郊区的田边,一位本地人向记者透露,农户喜欢用这种小瓶装的农药,因为它刚好能兑一桶水(约30公斤)来使用。

  为了保留样本,在店主的大力推荐下,记者又分别在其他10多间店随机买下另5瓶品种不同但规格相近的农药。

  记者回来后发现,6瓶农药居然都存在“证件不全、农药登记证内容与标签不符”等问题。如:在龙归镇一家零售店买到的一瓶标注商标为“万能杀”的杀虫剂,记者从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得知,其农药登记证实际上已于2011年2月22日到期,但包装标称的生产日期却是2011年10月28日,显然已经属于过期产品,在包装上,还赫然印着“广东省农科院研制”;标称为“22%春雷·噻唑锌水剂,郑州金利尔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另一瓶,记者按照其标签上的农药登记证去查询,却发现这个证号是属于“河北伊诺生化有限公司”的,登记的产品信息为“2%春雷霉素”;而标称“2%甲维盐,厂家为山东大农药业有限公司”的一瓶,其打出的农药登记证是归属“江西大自然化工厂”……

  记者按照标签上所留的厂家电话打过去,发现所有号码都无法拨通或者为空号。

  ●行业揭秘

  假农药滥加违禁毒性成分

  为何厂家要在这些小包装的农药产品上使用障眼法?为进一步求证,记者根据标签以及中国农药信息网上的信息,联系了上述所涉企业,得到的结果更确切证实:部分农药确为假药。

  记者**以农资商身份联系上“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标称厂家“河南博爱惠丰生化农药有限公司”,对方在电话里指出,记者买到的那款农药是冒牌货,“我们有同样的产品,但从来没有推出过20克这个规格的农药。”

  接着,记者打电话给“河北伊诺生化有限公司”,对方也表示,与“郑州金利尔化工有限公司”并无任何联系,也没有上述那款产品,“显然你说的那款农药是套了我们的证。”

  随后,记者联系的所有被标注的公司,除绩溪县庆丰天鹰生化有限公司一直联系不上外,其他均给出了同样的回答:“你所说的产品不是由我们公司生产的。”而被标注在“万能杀1%甲维盐”瓶子上的“河北圣亚达化工有限公司”甚至指出,该公司没这款产品,跟“广东农科院”没合作,目前在广东也没业务。

  既然标注的公司都否认他们是这些产品的厂家,那么,这些涉嫌冒牌的农药从何而来?一位长期负责广东市场的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有相当一部分是广东本地一些地下窝点加工出来的。惯用手法是套取北方一些小企业以及产品在广东很少有销售的企业的证件,因此,即使稍微懂一点农药基本常识,也难以从包装上的农药三证而迅速判断它们的真假。”

  “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侥幸逃脱执法部门的市场监管,另一方面,即使那些企业知道其被侵权,也基本不会亲自到广东来维权。”该企业人士进一步向记者报料,“这类产品里面还存在一个*大猫腻,就是除标注的成分以外,还暗地里添加敌敌畏、毒死蜱、杀虫双等隐性成分,有的甚至还添加氯氰菊酯、锐劲特、甲胺磷等法律禁用的高毒成分。”

  正是这些隐性成分,使得这些本来算是假冒伪劣的农药产品,用在田间作物病害防治上也能够收到和其它正规产品一样的效果,甚至比正规农药还要管用。

  危害

  制售假利润超50%,明知有问题还是推荐给农民

  隐性成分加重农残超标

  实际上,通过套证及通过添加隐性成分来提高药效的做法,肥了制假和售假者的腰包,却给农产品的安全埋下了*大隐患。

  日前,一家知名农药外企给记者发来的一份市场抽检结果报告就显示,近3年该企业在市场中抽检了数千份20克—50克不等的小瓶装杀虫剂,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涉嫌添加该企业的专利成分:其中标称绩溪县庆丰天鹰生化有限公司的产品“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曾在惠州被检出含有隐性成分,标称山东澳得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康戈”牌、20克包装的产品,更是在多地被检出添加隐性成分。

  “小瓶装产品在珠三角一些蔬菜产区较为普遍。”这家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添加了隐性成分的产品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卖得比标注成分的同类产品要贵很多,比如20克装的标称为“万虫光”的“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其零售价高达5元,但实际上仅按标注成分,其售价不会超过3元;20克装的标称“康戈”的“1.8%阿维菌素”,其零售价也是5元,但按标注成分*多只能卖2—3元。因此,这类产品,从加工者到零售商等各个环节的利润空间是相当可观的,“不少都是50%以上甚至是成倍的利润”。在暴利的驱使下,很多零售商明知道是问题产品,但还是推荐给了农民。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零售店中摆放的防治蔬菜“跳甲”的农药品牌*多,这也是不少零售商号称需要有“特效”才能上柜台的产品,但其标签成分却多为“啶虫脒”,甚至有标称“0.5%阿维菌素”号称为防治跳甲特效药。对此,上述负责人介绍,防治蔬菜跳甲在业内还存在技术难题,上述这些产品几乎全是在其中加倍添加了各种隐性成分,甚至是已经被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成分的“特效药”。

  据了解,目前常规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普遍都在7天以上,但由于国内常规农药长期过度使用,尤其在一些大的蔬菜区,很多已经形成较强的抗药性,防效作用大大下降,农民不得不加大用药剂量和用药频率,这种非法添加隐性成分的产品则因为刚好迎合了农民的需求而走俏市场。

  广州市农业局一位官员表示,在农药中任意添加其他农药隐性成分,不但严重违法,也严重干扰了农业重大生物灾害的防控。每当发生重大病虫害时,农业部门根据各监测网点的监测数据、分析灾情和发生特点,制定出行动策略和技术措施。随意添加隐性成分,完全打乱了防控策略和部署,既造成浪费,还会引发诸如病虫害抗性、生态安全等许多不良后果。

  另外,这种随意添加隐性成分的行为,也加剧了农药残留超标的程度,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目前蔬菜区农民的用药频率一般为3—7天,“农民也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蔬菜上喷施了多种农药。”业内人士认为,尤其是当前种菜的农户多以散户为主,且集中在农贸市场,缺乏监管,很容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

  链接

  2011十大典型农资案件曝光

  南方日报讯 (记者/刘熠 通讯员/粤工商)省工商局昨日发布了2011年十大典型农资案件。据了解,2011年全省工商系统立案查处农资商品违法经营行为1817宗,案值1192.56万元,没收查扣物资约202.68吨,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3个。

  2011年十大典型农资案件是:

  1.雷州市卓尔佳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销售不合格化肥案;2.高要市顺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销售不合格化肥案;3.德庆县凤村镇大众农资经营部销售虚假宣传用途或性能农资案;4.罗定市罗镜镇张桥化肥店销售不合格化肥案;5.茂名市农盛农资有限公司高州经营部销售不合格肥料案;6.开平市水口镇田丰农资经营部销售不合格化肥案;7.平远县海山农资营销批发部销售不合格肥料案;8.陆丰市博美供销社店下农资一门市销售不合格化肥案;9.王海军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10.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保真农资店不履行法定经营义务案。

  文/图(除署名外) 记者 冯善书 南方农村报记者 易旸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