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禁用
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的两道粗重剑眉让见过他的人过目不忘,而他连续五年提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议更是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他又接连提出了51项建议,内容涉及法制建设、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
“这些建议都是我提前调研写好的,每一个建议都花了很大的心血。”宋心仿告诉记者,其实他只正经在学校读过三年半,之所以能写出这些东西全靠后来的自学。“我七八岁赶上闹饥荒,跟着大人逃荒要饭。我知道民以食为天的含义,食品安全是事关民生、事关大局,引起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大事要事,必须严肃对待。”宋心仿代表说。
★*新关注★
禁用化学食品
今年,宋心仿代表提出了《关于逐渐减少或禁止使用化学食品添加剂的建议》。他认为特别像“
更让作为蜜蜂专家宋心仿忧心的是,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人工合成的“蜂蜜”产品。“现代技术已经可以让人类用淀粉加化学添加剂的办法来制造‘蜂蜜’了,因为加入了各种化学成分,检测后比如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含量甚至还大大高于真正的蜂蜜。”
宋心仿代表认为,国家虽然出台了很多食品添加剂相关标准,但在实践中违规使用或超标滥用化学食品添加剂却*其普遍,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是*其严重的,很多疑难病症均可与其挂上钩。“化学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但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应严控其开发与生产,逐渐减少或全部取消化学食品添加剂。”
★履职成果★
推动禁用面粉增白剂
宋心仿记得,在他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后,就开始注意搜集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信息。一次他自己开着车,装作是买面粉的客商,一下午转遍了自己家周围的面粉加工厂,跟踪面粉增白剂的使用情况。宋心仿每到一处就问面粉加工厂的人,面粉能不能增白。“几乎所有的加工厂都说可以增白而且对此毫不避讳。因为这已经成为行业内公认的操作方式了”。宋心仿调研中发现,面粉允许添加的添加剂就高达数十种,不允许添加却添加了的更是五花八门、无法统计。让宋心仿有些气愤的是,当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国家早就明令禁用的情况下,这种被公认为有致癌、损肝及导致出生儿缺陷等危害的东西,就有人说它无害。
“其实我国农业部、质监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粮食局、食品行业协会等部门和组织都曾发文表示反对使用,但当时卫生部下发的标准中允许每公斤面粉添加60毫克,这就为一些面粉加工厂添加或超标添加打开了方便之门。”宋心仿说,虽然有标准,但是监管跟不上,一些部门或市场上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主要是坐门等客,不送不检,检测也是走形式。这就导致增白剂的使用严重超标。
2011年3月1日,在宋心仿等众多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多年推动下,卫生部等多部门发出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产、在面粉中添加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这只是取消一种,目前国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可还有2300多种啊!其中大部分都是化学添加剂。”
★履职故事★
五年谏言食品安全
五年的不断谏言也让宋心仿意识到,庞大的相关利益链条是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原因。“我们现在应提高全民对化学食品添加剂危害的认识,并扶植规范发展天然食品添加剂生产和应用,以其取代化学食品添加剂作用与市场。”宋心仿说。
在今年宋心仿提出的51份建议中,他还提交了一份《关于禁用催长催肥类激素制品的建议》。宋心仿发现这个问题源于*近一些年,社会上流行的送蔬菜风气。“以前送礼没有送蔬菜的,觉得不上档次。现在虽然流行送蔬菜,然而市场上的菜普遍使用农药,连农民自己都不吃。”宋心仿觉得农产品使用激素的问题到了必须要解决的地步了。
履职近五年来,宋心仿每到一处就要到处调研。他发现,现在化学激素制品已渗入到了食品生产的诸多品种和环节,许多种食品的增产增效均靠激素制品。“例如草莓、西葫芦、西红柿等水果、蔬菜的生产靠催长剂、催熟剂、催红剂,猪、鸡、鱼、虾等畜牧、水产品的饲养,靠催长剂、催肥剂……正常情况一头猪吃粮食一年只能长100来公斤,可在饲料里添加了催长剂、催肥剂等激素制品后,三个月就能长到150多公斤。”
宋心仿对于激素制品的使用忧心忡忡。2010年开始,他每年都会在两会上提交一份《关于制止滥用激素的建议》。呼吁坚决停产、停售、停用催长剂、催熟剂等激素制品。一经发现可给予经济处罚乃至刑事制裁,从源头上堵死货源流入。同时要加大监督措施,严管流通市场,严控激素制品上市。
“每年有关部门的答复都不太一样,刚开始他们对我的这个建议还不太关注,后来他们的答复措辞越来越严谨,也越来越重视了。”宋心仿告诉记者,农业部在办理建议时答复称:将抓紧修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同时正在起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同时还将积*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整治,严厉查处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违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制售假劣农资和禁用药物的重大案件。
■摄影/本报记者 黄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