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各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 蔬菜均衡供应能力将提高
■本报记者 刘慧
"蒜你狠"、"姜你军"……在这些网络流行词的背后,是蔬菜价格的大起大落。为了加强蔬菜生产流通、保障市场供应,国家
《规划》将全国蔬菜产区划为六大区和580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引导各种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并提出目标:到2015年蔬菜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达到1000元,2020年达到1300元。
对此,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将全国蔬菜产区划为六大区,蔬菜实现区域化、规模化生产,但产销对接还远远不够,重点要把生产和流通统一规划起来。
提高蔬菜均衡供应能力
蔬菜具有鲜活易腐、不耐贮运,生产季节性强、高投入、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大等特点。去年蔬菜价格波动加剧,加之流通环节成本过高,蔬菜市场出现 "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现象。山东寿光的白菜在当地没人买,只能运到银川去卖,每斤仅卖0.2元。
"现在的蔬菜要么生产多,要么就生产少,而且蔬菜产地分散,部分地区盲目发展蔬菜产业,也找不到市场,导致蔬菜在产地滞销卖不出去。中国有三大区域市场,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要把生产地固定下来,再根据消费市场和需求来确定销售市场。"李国祥说。
《规划》将蔬菜产区划分为华南区、长江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北区以及黄淮海与环渤海区六大区,提高全国蔬菜均衡供应能力。其中,华南区、长江区是保障元旦、春节期间全国蔬菜供应的重点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北区是保障夏季和中秋、国庆期间全国蔬菜供应的重点区;黄淮海与环渤海区是均衡全年蔬菜供应的重点区。
与此同时,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含济南、青岛、淄博、郑州、洛阳等要建立和完善冬春蔬菜储备制度,在每年秋菜上市到次年春季蔬菜大量上市期间,采取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和支持、骨干流通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建立符合实际的耐贮藏、易周转的蔬菜动态储备,满足冬春季节应急调控需要。
"老百姓吃菜不分春夏秋冬,但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很强,目前要解决四季均衡供应的问题。"李国祥说。
发展订单农业,完善流通体系
近些年,蔬菜产业暴露出的问题较多,如质量安全隐患、基础设施滞后、产销信息体系不完善等,给农民造成很大损失。据测算,果蔬流通腐损率高达20%-30%,每年损失1000多亿元。而且城市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数量不足、摊位费高,蔬菜进入超市还受到一定限制,造成居民买菜难、买菜贵。
为何种菜农民挣不到钱,市民又觉得菜贵?李国祥分析说,因为现在蔬菜种植农户,包括蔬菜合作社都不能到消费地市场去,很难看到市场。他建议,地方政府要在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中央有后续的政策来推进。未来要做订单农业,把蔬菜生产从数量订购上升到按照合同进行标准化生产。
《规划》实施目的除了促进生产流通发展,还要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引导生产和完善流通体系等。自1984年山东寿光建立全国**家蔬菜批发市场,目前经营蔬菜的农产品批发市场2000余家,农贸市场2万余家。《规划》提出要逐步形成立足蔬菜主产区和主销区,覆盖城乡、流转顺畅的现代蔬菜流通体系。
本报记者在安徽滁州市采访时发现,蔬菜合作社的基础设施投入是难题,蔬菜进入流通环节还不算通畅。来安县张山桃花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蔬菜大棚投入要几百万元,普通农户无法承受,县政府每年的投入又有限。"此外,滁州市农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滁州的绿色无污染蔬菜每年进上海的超市要交几万元,如果超市当天标出某种菜每斤不能超过1元,我们就是赔钱的,这样也打击了农户种菜的积*性。"
针对这种现象,《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 "农超对接",力争"十二五"末,经超市销售的蔬菜比例提高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