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有机食品身影渐多产品认证良莠不齐 市场监管机制亟待完善

百检网 2021-11-15

    近年来,食品问题频发,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地被摆在消费者的面前,如何吃、怎么吃,这些问题令人头疼,似乎吃什么都不放心。于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有机"作为选择食品的重要标准。然而,这些身价不菲的有机食品的确是名副其实吗?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超市、食品销售点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此进行了了解。

    有机食品身影渐多

    有机米粉、有机酱油、有机面条、有机杂粮……11月28日,记者在我市华联、新世界、西单等超市和食品销售点看到,虽然没有设立专门的有机食品专柜,但标有"有机"标志的食品较前两年相比,已渐渐多了起来。从新鲜蔬菜到半成品,再到成品,"有机"身影随处可见。在位于东方红广场附近的某大型超市内,记者看到,名为"绿纯"的某品牌有机蜂蜜售价是428元,比该品牌普通蜂蜜的售价高出近两倍。随后,在多家超市内,记者了解到,我市绝大多数超市中均有各种类型的有机食品售卖,售价均比同类其他产品高出一倍以上。

    有机食品不仅开始出现在成人食品中,在幼儿食品中,有机食品更是逐渐占有了主导地位。在位于武都路的一家儿童用品专卖店里,记者看到,在这里摆放的某品牌婴儿米粉标为有机营养纯米粉,背面的产品介绍无化肥、无农药,无基因工程技术,无化学合成剂,该款产品的售价为38元,是其他同类产品的三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儿童食品中,菜糊、米粉、面条等许多食品都是无添加,不少还是有机的,相比普通儿童食品,有机食品很好卖,虽然售价高,但前来选购的消费者仍不少。

    此外,有机蔬菜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消费者的视线中。在瑞德摩尔某菜市场内,包装精美的有机蔬菜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我们的蔬菜是纯天然的,没有化肥。"设立专柜销售有机蔬菜的张经理告诉记者,目前有机蔬菜市场还没打开,他们在这里设立的柜台也是临时的,目的在于宣传推广有机蔬菜的概念。

    产品认证良莠不齐

    产品是不是"有机",到底谁说了算?市质监局食品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国自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后,国家统一了有机产品标志,并规定有机产品或者其外包装上应标注绿色的"中国有机产品"标志、认证机构的名称、认证编码三项信息。

    在广场某超市内,某品牌"有机蜂蜜"的包装上称产品"按国际有机食品通行标准生产"、"无化学农药"、"无化学肥料"、"无化学添加剂"、"无人造色素"、"无转基因产品",但记者并未看到任何"有机"认证的标志。"反正所有的标志我家蜂蜜都有,肯定是合格的,你不买就算了。"当记者就有机食品标志询问专柜销售人员时,被问得哑口无言的销售人员向记者丢下这么一句话。

    但并不是所有的有机食品都"无凭无据".某品牌生产的婴幼儿"有机米粉"中,记者看到,包装盒的背面写明该产品"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加工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提取剂"等内容,同时,还有"有机产品"、"有机认证"及编码等标志。随后,记者通过网络对该产品的认证机构--方园有机认证进行了查询,结果显示符合相关标准。

    什么是有机食品?如何鉴别选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绝大多数消费者和销售人员都说不清楚。"有机食品在具体监管过程中,存在职能交叉。"市农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按有关规定,在有机食品的生产和流通中,农业、工商、认证机构等多个部门都具备不同的管理职责,农委的职责是有机食品的生产领域,具体来说,农委在生产过程中,对有机食品生产的大气、土壤、环境等因素负责监管,但目前我市尚无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也没有专门的认证机构。

    随后,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联系了我市的工商、质监、卫生及农委等部门。卫生部门和质监部门表示,对于有机食品他们无权管辖。工商部门表示,他们主要承担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市农委表示,该部门仅负责有机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而认证和监管不在其职责范围内。(兰州日报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