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理性看待乳业“新国标”

百检网 2021-11-15

  6月15日,实施一年后的乳业新国标,遭到"中国奶业**炮筒"、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全球*差,是全球乳业的耻辱"的猛烈炮轰,被质疑为"历史的倒退".随后,此言论遭到众多机构、学者、专家的坚决反对,一场关于"中国乳业新国标"的激战正酣.

  争端事件还原

  针对王丁棉评价中国常温奶"很少的蛋白质,那么高的细菌,那还不如喝开水.消费者钱花了,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回报,还损害健康"等言论,方舟子发表四篇博客,其中,一篇题为《"中国奶业**炮筒"王丁棉笑话和谎言大全》的博文,矛头指向明确,引起近3万网友的点击阅读.6月28日,其发布的一则对比美国与中国牛奶细菌分级标准的微博,让中国乳业"新国标"背后的真相更加扑朔迷离、耐人寻味.

  方舟子在博客中称:"由于新国标把蛋白质含量标准降低了一点就说'营养其实少了很多,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是危言耸听."他指出,"'没想到我们每天喝的牛奶里每毫升细菌总数多达200万个'是很多人感慨并恐慌的原因.一般人没有注意到,所谓'每毫升细菌总数多达200万个'指的是奶农卖给奶厂加工用的生乳,而不是供给消费者喝的牛奶.消费者喝的牛奶是已经经过消毒、灭菌的,细菌数量已大为减少甚至基本没有."

  "倒退"还是"更加严格"?

  王丁棉批判新国标"倒退"的理论依据是:"新国标中,蛋白质含量每100克含2.8克,低于1986年旧国标的2.95克;同时,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新标准由原来的50万上升到了200万."

  然而,农业部高工孟瑾则认为:"新国标不但没有倒退,反而更严格了."他指出,1986年的《生鲜乳收购标准》将生乳中菌落总数分为50万-400万CFU(菌落形成单位)/毫升四个等级.按照该标准,菌落总数小于等于400万CFU/毫升的生乳都符合收购要求.而新标准则将400万CFU/毫升调整为200万CFU/毫升,其实是提高了生乳的收购门槛.有专家指出:"不仔细比对,只简单拿两份标准的数据进行批判,是断章取义的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说:"生乳标准的蛋白质含量不会影响消费者所食用的液态奶和奶粉里面的蛋白质含量,现行液态奶和奶粉蛋白质含量与以往的标准要求一样,没有倒退.""以质论价"有望提高生乳质量

  卫生部方面同时表示,仍然鼓励企业设置菌落总数分级收购标准.实际上,新国标制定的只是行业"*低标准".在奶源收购上,也会设定等级,按企业需求收购奶源."国家鼓励企业在生乳收购中设置菌落总数分级收购标准,这样可以引导奶农标准化规模养殖,不断提高生乳质量."孟瑾表示.

  目前,我国液态奶市场主要分为高温杀菌的常温奶和低温杀菌的巴氏奶.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场围绕新国标的争论,与其说是南北奶业协会的标准之争,倒不如说是主攻巴氏奶为主的城市型乳品企业与主攻常温奶为主的基地型乳品企业的两大阵营之争.

  据了解,国内一些大乳企已经意识到大力发展规模化的大型牧场是乳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并建立了标准的原奶收购管理体系,这对保障原奶质量非常有利.某知名乳企负责人在采访中透露,目前国内企业产品的定价体系很大程度是按质论价,原奶的等级高,就会用于生产高等级的乳制品,价格也相对高.当然,任何企业生产的产品,*终要在市场上销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乳制品标准.

  "真正的危机是大家对中国乳制品的信心缺失."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林景新教授表示.有专家指出,"新国标"之争恰恰反映了中国乳业公信力缺失的现状和消费者怒其不争的殷切期望.只有真正做到企业自律、行业自律,用高品质的产品说话,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带动行业发展.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