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台湾
李 涵
超市:涉"塑"产品纷纷下架,称严把质量关
日前,在国家质检总局更新的台湾地区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名单中,"涉塑"产品增加到982项,有16项新品新增到名单之中。而在较早之前的检查中,统一旗下的两款运动饮料和四款果汁饮料被质检总局叫停。
随着事态的发展,塑化剂风波开始发酵。香港媒体爆出4款方便面调味粉和酱料含有塑化剂。这4款方便面分别是"御品皇生面香浓牛肉味",日清生产的"大将炒面日式烧汁味",韩国农心出产、上海制造的"辛拉面特辣香菇味"与金粉牌"河粉王原汁牛腩味".
事发之后,深圳各大超市又是如何应对的呢?记者走访了华润万家、吉之岛等大型超市,发现涉塑产品已经全部下架。
深圳吉之岛食品方面的主管向记者介绍,凡是被涉嫌或已查出添加塑化剂的食品,吉之岛已经全部做了下架处理。凡是用过台湾相关含塑化剂产品的全部供应商目前已经停止向超市供货。另外,针对其他台湾地区的食品饮料,吉之岛也要求供货方出具相关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并全部备份。
华润万家、沃尔玛等大型商超的食品安全主管也表示,超市内部也有进行排查,一旦发现有产品含塑化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下架。此外,超市还与供应商签订承诺书,保证他们没有使用非法添加物。
市民:食品安全决非小事,望增强监管透明度
在超市里,记者遇到了正在采购的徐小姐。她说,*近自己也在关注塑化剂事件的进展。"本来很喜欢喝果汁饮料,但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还是喝白开水吧。太不放心了。"同行的张小姐说,自己平时都会去大型超市选择有品质保证的品牌,现在虽然出了许多食品安全的事件,但是其实她的生活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还是要理性吧,理性购物,自己把食品风险降到*低。"
市民齐先生谈起食品安全问题,情绪有些激动。他说,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但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各种违法添加剂,问题原料纷纷涌入市场。众多潜规则浮出水面,让
而市民曲先生则提出,食品安全想要监管到位,需要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流程。从原料和添加剂的选用,到后期的包装运输,都需要有一个标准的流程让商家遵守。并且设立严格的审核制度,发现问题,即刻严惩。
"不仅政府需要加强监管,还要监管的透明。什么企业什么产品有什么问题,都要在**时间公布,让市民安心。"市民欧阳先生说。
同时,欧阳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企业责任论".他说,不能完全靠政府的监管和舆论的监督,企业自身也需要设立自查系统,自身需要从原材料着手,坚决不采用问题食材,生产过程中严禁违法添加剂,主动配合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从源头以及生产过程中保证食品安全质量。
专家:正确认识
三聚氰胺、盐酸克伦特罗、牛肉膏、塑化剂……伴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发生,这些本来陌生的化学名词在一夜之间变得人尽皆知,而众多消费者也谈添加剂色变,食品添加剂成为牟利、违法、甚至是毒品的代名词。
"几乎所有食品中都含有食品添加剂。"有关专家认为,食品添加剂不但对身体没有坏处,反而是确保食品安全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不仅能够改善食品的"品相"和口感,还有利于食品加工,能更适应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重要的是,食品添加剂方便食品保存,能够防止变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技术委员会专家张蔚介绍说。
其实,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理与药物一样,关键在于平衡剂量与效应的对应关系。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农业研究所专家介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具备三个条件:**,必要性。食品加工如果可以不用食品添加剂就不能加。第二,安全性。除了科学实验之外,至少有两个发达国家使用后证明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我国才会给予批准。第三,合法性。食品企业只有使用国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才是合法的行为。
而在本次塑化剂风波中,食品的上游生产厂商在向食品中添加一种"起云剂"这一合法添加剂的时候,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更廉价的塑化剂。塑化剂(Plasticizers,或称增塑剂、可塑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等特性的添加剂。
塑化剂种类很多,但*常被使用的是DE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它主要用在PVC(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中。这次台湾饮料安全事件中的主角,正是DEHP这种物质。
作为一种塑化剂,DEHP只能在工业上使用,根本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对DEHP安全性的质疑,主要来自于它的类雌激素作用,可能引起男性内分泌紊乱,导致精子数量减少、生殖能力下降等。儿童比成人更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尚在母亲体内的男性婴儿通过孕妇血液摄入DEHP,产生的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