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际我们对
在昨日由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见面会--聚焦食品添加剂与公众健康"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李里特就针对消费者近年来在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误区予以了解读。
"我讲一个安全感的误区,认为纯天然的就是安全的,实际上纯天然不等于安全,一个食品毒性有无,不能以是否纯天然判断。"李里特博士指出,自然界中本来有毒或产生毒素的生物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比如,生鲜菜豆、黄花菜不加热就是有毒的。"实际上,现在纯天然的食品是非常少的,人类正是靠加工技术的进步,使得许多不可食的纯天然物质,加工成安全的食品。"
"对于食品添加剂,我们也不必过分担心,实际食品添加剂有一个非常严格的审批审查制度。"李里特博士表示,食品添加剂标准是**进行毒理实验,一般以老鼠做实验,连续三代,如果对下一代、下下一代没有影响就是安全的。然后确定添加量的问题,由*大无作用量对人的安全系数取100,也就是除以100,以每公斤体重来算,变成人体的每日许可量,按照这个量来规定添加剂的添加量。"本来100克对人体开始可能有影响,再除个100,限制添加剂不能超过1克。在安全上是有一定保障的。"
"消费者的误区,也可能鼓励一些不法生产者滥用食品添加剂。"李里特博士认为,过去出现的"红鸭蛋"、黄花鱼染黄了才好卖、馒头如不经过漂白就卖不出去等问题,都是由于消费者对颜色、气味的辨认过分地追求,使得一些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要求,扩大销售量而使用添加剂。"所以厂家对于添加剂也要客观正确地认识,或者说没有必要使用时尽量不要使用。"
"现在出的问题主要是超标使用,或者是用国家根本不许可加的、根本不该加到食品里的东西,所以这是两个性质的问题。大家认为食品添加剂都是毒药就有点偏颇了。"中国农大副教授范志红则透露了自己采购食品的"标准","我是从不购买饼干的,很少喝饮料,凡是营养差、添加剂又多的东西,基本上都不吃,我选择食品的原则是对人体好的东西要多,那些有可能至少对我没什么好处的东西要少,只要把这个比例搞对了,在很不安全的世界上你就可以活得很健康。"
对此,李里特博士也持相同看法。他解释说,对于添加剂的使用,作为厂家一定要谨慎,消费者也不要过多吃工业化的添加剂、颜色鲜艳的东西,"吃一点我认为问题不大,消费过程中不可能不吃这些东西,吃点冰淇淋,但是不要把它当成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