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报连续报道收费消毒餐具乱象。18日、19日两天又有70多位读者致电本报,讲述自己遭遇"不洁"消毒餐具的事,并呼吁饭店真正负起责任来,为食客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具。
那么,如此多的"不洁"消毒餐饮具是如何摆上饭店餐桌的呢?看了本报对不合格消毒企业的暗访报道后,曾多年从事消毒餐饮具推销的王力(化名主动和本报联系,讲述了不合格餐饮具消毒企业的内幕。他称,因深谙其中"游戏规则",*终感觉"对不起良心",而在去年退出了这个行业。
-读者反馈-
餐具不洁 饭店不该推责任
"饭店提供的餐具不合格,顾客投诉时,饭店就推个一干二净,好像餐具不干净只是
徐女士称,她不止一次"中招",不是餐具有异味就是沾着脏东西,但每次和饭店交涉维权的结果都是"换一套",然后不了了之。
读者赵先生也认为,不合格消毒餐具大行其道,应该从根本上杜绝,"饭店的责任心*重要。"
网友留言痛斥"不洁"餐具
在河青网的留言中,IP地址为121.29.***的网友称,之前他带儿子去翟营南大街南二环南边的一家餐厅就餐,服务员拿了两套消毒餐具上来,其中一套打开以后玻璃杯子上还有食物残渣,服务员表示给换一套。
"可是换了以后,谁敢保证就是高温消毒的餐具?因为杯子全是划痕,碗上还有豁口。"该网友表示,他们以后可以不去这家餐馆吃饭,可是如果不从源头上制止消毒餐具的问题,他们不知道该去哪一家餐馆。
IP地址为121.28.***的网友表示,每次去餐馆用所谓的"消毒餐具",自己还要再用开水烫一下才敢放心使用。从网友留言上看,大家普遍表现出对"消毒餐具"的不放心,甚至有人提出自带餐具去餐馆的"高招".
-自曝内幕-
■生产环节
所谓消毒就是"烘干"
王力说,消毒工厂从各饭店收回已使用过的餐具后,便开始"一刮二洗三消毒".
"刮"是指工作人员将餐具内的食物残渣用手刮下来,扔进废物桶里。刮过的餐具即放到一个盛有洗洁精的水池里浸泡。浸泡后的餐具捞出,放到没有洗洁精的两个水池里依次涮两遍,餐具就算完成了"洗"的过程。洗过的餐具再放进
王力说,为了省电,消毒柜使用的时间和里面的温度都达不到
清洗餐具"一池水用**"
王力说,摆在桌上看似干净的餐具,其实并不一定"卫生"."老板为了节约成本,除了省电还要节约用水。"王力说,"用于浸泡和清洗碗碟的水池,经常是一池水用**。洗的餐具太多,水池里脏东西太多,水变得像粥一样黏稠,工作人员就用一个笊篱捞,固体物捞出后的脏水像墨汁一样,还要继续使用。"
从不用自己厂的餐具就餐
王力说,他自己在外就餐时,无论如何也不会使用饭店里提供的一次性消毒餐具,尤其是自己厂子里生产的。
"有一次我去送货,饭店老板为了表示热情,请我们进店喝水。他当场打开一包刚从车上卸下的餐具,拿杯子倒茶水给我喝。我推说心脏不好,不能喝茶。谁知老板又让服务员倒白开水给我,我赶紧借口说还要继续送货,开车离开了。"王力说,"自己送出的产品自己不用,这说明什么呢?"
■营销环节
背后举报 抢夺市场
王力说,除了生产环节,消毒餐具的销售环节还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游戏规则".
"商场如战场,打倒别人,自己就占领了阵地。"王力说,为了多销售餐具、多寻找几个"老客户",除了正常的推销,有时老板还会出一些"损招",以消费者名义向卫生监督、工商等部门举报竞争对手就是惯用伎俩。
如果被举报的同行提供的餐具不合格,卫生监督部门会勒令其停产。王力说,"利用这个时间钻空子,赶紧去推销,说服饭店变更消毒餐具的供货商。"
王力表示,举报时一般挑选与自己一样非正规的餐具消毒企业,这样"成功率"高一些。
晓之以"利"全面进攻
王力说,刚刚开始推销的时候,他挨个儿去联系饭店,软磨硬泡,千方百计去说服饭店老板,"只要和老板搞好关系,他不管你是不是合格企业,照用不误。"
"有的饭店老板比较在乎餐具的质量,会提出到厂家考察的要求,这时候厂家一般不答应。"王力说,厂子里的人会去"攻打"老板身边的人,如负责采购的经理、饭店大堂主管等,让他们帮忙说好话或者代替老板去"考察",只要"红包"到位,生意自然水到渠成。
"'红包'的大小,要看这个饭店餐具的使用数量,一般分为返点和固定数额两种。"王力说,返点比较容易,点数大概就是一套餐具五分到一角钱这样。固定数额则不好衡量,从两百元的购物卡到两千元的现金甚至更多,他都送过,根据饭店规模以及送礼对象的难缠程度来确定。
王力说,有一次和同行竞争一个中型饭店的餐具供应,一下就送了两千元的"红包"给采购经理,这才击败了对手。
竞争激烈 同行相残
王力表示,消毒餐具看似产品不大,但里面的利润空间很大,很多人都想"分一杯羹".有些"夫妻店"或"家族企业"不办任何手续,消毒餐具的生产过程全部手工操作,因为几乎没有成本,因此利润也相当可观。
消毒企业如此多,导致竞争异常激烈。除了上述拉关系、举报同行、贿赂饭店员工等手段之外,有时,同行之间还会因为争夺一个饭店而采取砸车等暴力手段。
王力称,2007年时,石家庄周边县城一个同行为了"抢地盘",举报了另外一家"家庭作坊"式的无证消毒餐具企业。这家企业被责令整改期间,举报人自然成了受益者,抢走了被举报企业在当地每天3000多套的餐具供应业务。
但过了没多久,这个举报的同行用来拉送消毒餐具的货车就在回收餐具的途中被四个人乱砸一通,还被威胁"以后少在别人的地盘上抢饭".因自知理亏,这家企业的负责人事后并未报警,而他抢来的业务一大部分又回到了被举报的消毒餐具企业手中。
王力说,本来应该作为竞争力的产品质量,反而不是这些消毒企业关注的重点。■文/本报记者秦瑞凤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