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执法队员正对渝中区一家
这么小一瓶增香剂,就可兑几十斤高汤。记者 吴珊 摄
母
备案 添加剂精确到克
为了有效消除餐饮企业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本周内,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向全市各区县发文,对餐饮环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作出新规定。
新规定将明确:对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实行备案制度。今后餐饮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将向食药监局备案,备案将明确使用添加剂的品种、范围和用量。此外,使用添加剂的餐饮企业,均要用计量精准到克的台秤,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标准,称量使用,未经备案的添加剂不得使用。这项制度,将有助于监管部门进一步掌控餐饮单位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
抽检 将公布滥用者名单
上周六,记者随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渝中区、江北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的执法人员一起,抽查了主城区十余家包括火锅店在内的餐饮企业,暂未发现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据介绍,本周即将开展的专项检查是针对餐饮单位加工经营的火锅、鲜点小吃、凉卤菜等食品进行抽检,食药监部门预计今年6~7月份公布**批滥用食品添加剂者的名单。
重处 涉嫌犯罪移交司法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管处负责人介绍,此次专项检查中,还将进一步督促餐饮企业建立添加剂采购查验登记和使用登记的台账制度,比如餐饮企业是否保留了食品添加剂供货者的相关许可证,以及食品添加剂的合格证明等。
该负责人表示,此次检查将加大对添加非食用化学物质的打击力度。该局要求各食药监分局在检查中,一旦发现餐饮单位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化学物质,一律从重处罚,涉嫌犯罪的,必须及时移交公安司法部门查处。
记者调查
你喝的
做出浓香的高汤,无需繁复的熬制,而只需在清水中加入一滴增香剂,闻起来的味道可能比真正熬制了好几小时的汤还要香美。记者调查发现,这种能够"点水成汤"的增香剂,在重庆市盘溪等批发市场,几乎每家食化店架上都有类似的产品在销售,并且很受火锅店、煲汤店、面食店的"欢迎".
**能卖几十瓶
上周四,记者在盘溪市场调查时,发现不少顾客在购买不同种类的食品增香剂。一名销售员表示,"汤随便煮一下,再放一滴增香剂在汤里,保证比你熬几个小时的都要香".随后,这名销售员拿出一瓶试用装,拧开瓶盖,一股浓郁的香味立即飘了出来。"你把这个放在鸡汤里,就有鸡肉的香味,放在火锅里就有火锅香味。"据该销售员介绍,平时店里**要卖三四十瓶。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增香剂细分了至少几十种,如鸡肉味、牛肉味、羊肉味的增香剂,还有针对性的品种如火锅飘香剂、拌凉菜增香剂、烧烤增香剂等。每瓶增香剂的价格在25~85元不等。
一斤可兑500斤汤
难道这就是高汤飘香的秘密武器?销售员并不避讳地表示,很多火锅店、煲汤店、面食店的老板都在他这里拿货。"你哪怕熬**的汤,都没有用了增香剂调的香,好节约成本嘛。"在记者询问时,一名自称鸡汤店的厨师建议,"店里多少都要用点,不然生意不好。"至于到底在汤里加多少增香剂,该厨师表示"这个拿不准,凭感觉,你用多了就有感觉了".该厨师表示,他们店每个月都要用2瓶。记者调查中发现,盘溪市场一名食化销售员告诉记者,30元一斤装的增香剂,可以勾兑500斤左右的高汤。
在记者离开时,销售员很"慷慨"地送了一包各类增香剂的样品,"你回去试试,生意好了再来买。"在一堆印有"魔精"、"魔油"、"魔膏"的瓶子中,记者打开了一瓶增香剂。瓶子里装的液体颜色呈淡黄色,有点像食用油,深吸一口会有头晕、发呕的感觉。在沸腾的白开水中,记者只放了一滴进去,本来无色无味的白开水上飘起了油花,飘出一股浓浓的鸡汤香味。记者再试着加入了一点点"魔膏"和"魔精",发现清水呈现出浅白色,和熬了几个小时的高汤外观看上去别无两样。
经营者:传统高汤太难熬
到底是哪些餐馆在使用增香剂?在大坪一家面馆门外,记者闻到了很香的肉汤味,味道和稀释后的增香剂相似。面馆经营者告诉记者"汤料里有**秘方",但具体加了什么,他随即讳莫如深。在南坪一家鸡汤馆,记者发现鸡汤表面漂了几滴油珠,清澈见底,但香味却很浓郁,同样让人生疑。
昨日,一位从事汤锅生意多年的李先生向记者道出了底细:"不少餐饮店的高汤都是添加剂配的,大家都在用,普遍得很。"李先生表示,如果真的像传统工艺那样熬制高汤,一个汤锅锅底的成本至少就要十几元,费时又费力,根本没多少赚头,"而且店里**要卖上百斤鸡汤,哪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熬制".
"加了添加剂,味道跟原汤差不多,不仅省原料,闻起来还香些。"李先生表示,店里每月用一瓶增香剂,30多元,每个锅底再加上其他的原料,成本不超过5元。至于这些添加剂食用后对人体是否有害,李先生坦言,大家用的基本上还是有正规批号的产品,按照说明书来使用,一锅汤一般就加一两滴,应该没多大问题。
纵深
没必要用的添加剂应取消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薛文通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按照我国现在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的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如果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则是违法行为。
但按国家标准使用添加剂,并不是一件易事。记者在采访时,曾有不少餐饮店老板称,他们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全凭自己的感觉。
"跟着感觉走",难免就会过量。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监管,但监管又面临着一大困难:来自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重庆市现在持有正规经营手续的餐饮企业有近6万家,而背街小巷里的小馆子,数量也相当庞大。多名食药监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要实现每年全面抽检餐饮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太难。
在薛文通教授看来,食品添加剂不被滥用,更多的是需要行业自律,主管部门的监管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但谁能相信,餐饮企业能'自律'好自己?"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薛教授回答说,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方向是"没必要的添加剂会逐步不用".在目前有批号的2400种食品添加剂中,哪些食品添加剂是没有必要的,需要作定判。
这种定判何时进行,并何时执行,人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