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讯 2010年12月13日,由中国
传承中国文化
中国饮料行业秉承“把所有可食用资源作为饮料原料”的发展理念,在“十一五”期间修订了
在协会赵亚利理事长的报告中,她提到中国人的消费理念和文化的融合越来越多,饮料发展与文化的契合度也越来越高,而且两者相辅相成。例如已成为中国饮料第四大品类的茶饮料,在其发展过程中,正在实现传播中国茶文化的行业使命。《本草纲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影响,本草饮料、凉茶饮料以及其他植物饮料,假如没有中国千百年来沉淀的养生文化,这些品类做不大,所以饮料的发展,特别是本草饮料的发展,需要和中国传统养生文化、饮食文化有机结合,相互支撑。
来自英国佳纳地亚公司的专家在介绍东南亚地区本草饮料发展时,将国家或地区背景和饮食文化贯穿始终,每个地区的流行本草、凉茶饮料产品均与当地的文化背景紧密相连。
为了让代表了解中医药文化及基本药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张国玺教授详细介绍了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的养生保健功效,从传统养生和健康角度为本草饮料的发展深深烙上了“中国文化印”.
创新理念和技术
然而饮料终究不能等同于药,本草饮料既要实现与中医药文化的结合,又要在产品设计、市场推广上有所创新。
赵理事长介绍,食品安全始终是饮料行业发展的至上原则,在加工本草饮料的过程中,提炼有效成分的同时应将不利成分尽可能降低,这需要很高的加工技术。本次研讨会上,北京大学现代食品科学研究中心张冬柏博士以“中国传统药食同源食材工业化研究”为题,重点介绍了几种可工业化的典型代表性食材的成分与功能关系、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以及各种食材在工业中的应用方案,为本草饮料产品的加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深宝华城食品有限公司的研发工程师吕雪峰和北海市果香园果汁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健则分别从本草饮料原料特性和热带植物多酚的应用潜力方面,给本草饮料及凉茶饮料的产品开发给出各自的建议,特别是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与中药的基本理论相结合,不能是简单的混比搭配、口味调整。
提升产业竞争力
在即将过去的“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饮料行业从容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饮料总产量和经济效益逆势上扬,成为食品工业中发展*快的行业之一。 2010年1-10月份,全国饮料行业增速24%,预计2010年全国饮料总产量将达到1亿吨。“十一五”规划期间,饮料行业有大量创新产品面市,其中包括碳酸茶、果粒饮料、复合果蔬汁、矿物质水、营养强化饮料、含果汁果肉的含乳饮料、复合蛋白饮料、奶茶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茶饮料、蛋白饮料已经成为“十一五”期间饮料行业的主流品类。以凉茶饮料为代表的本草饮料如何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品类竞争力,是值得思考的一个话题。
从会上各位专家的演讲中,可以看到,为了进一步提高品牌竞争力,发挥本草饮料特有的文化铺垫作用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做传播文化的使者是其一,有了适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设计的同时做足食品安全评估的基础工作是其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口碑是其三。
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宋经元研究员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介绍了在推动本草类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做出的*新成果,让与会代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本草植物资源,并从中体会到饮料产品的创新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为饮料产品走出**创造了一定的基础。
规范发展 实现行业全新风采
为了引导和规范本草饮料行业的发展,会议从标准法规到供应链的安全控制及发展思考、从本草养生及药食同源到本草资源的应用及潜力,从国内外本草饮料发展报告到新品研发等多个层面进行展开,为企业开拓本草饮料市场提供交流平台。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王永芳研究员从新资源食品的管理现状、审批及管理思路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新资源食品管理的历史、现状及趋势,为本草饮料原料的使用做了法规依据上的解释。来自本次研讨会支持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安全所的王竹天副所长在致辞中则重点介绍了当前食品安全标准工作的*新进展和未来方向。作为目前国内本草饮料的领军企业,加多宝集团品管总经理庞振国先生,介绍了红罐王老吉从原料选择到加工环节以及流通环节等整个产品供应链中的食品安全管理思路,为与会代表提供借鉴。
赵亚利理事长在大会发言中,清晰提出本草饮料的“发展路线”.她认为1.在产品定位上,应立足饮料,而非是药;2.在研发中,要具有食疗的理念;3.在生产加工中,要遵守“食品安全”至上的原则,提高对“提炼技术”的要求,要提其益、避其害,生产之前要充分进行食品安全评估试验;4.在发展过程中,无论从加工、抽提还是包装都应该满足饮料的特性。
“传承、创新、提升、发展”,以凉茶为代表的本草饮料,在经历了发展新纪元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巨大潜力。随着中国传统养生及饮食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天然、健康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本草饮料,将在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释放巨大的能量。
(中饮协王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