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连续报道称,在农大农学院高卫芳博士的指导下,西城阜外一小六年级学生张皓做了一个课外实验:通过“在暗室紫外线条件照射观察荧光”的实验方法,他发现市场上的一部分鲜蘑菇被荧光增白剂污染。
针对此事,市食品办昨天公布了近期对蘑菇产品的抽检结果该办*近几天在东城、朝阳等区县的13家超市、市场抽取了132个样本。其中,鲜食用菌46个样本,干制食用菌74个样本,食用菌罐头12个样本。种类包括:香菇、滑子菇、金针菇、茶树菇等。
监测结果显示,有3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合格率为97.73%。据悉,这3个不合格样本,分别是一种鸡腿菇和两种白灵菇,均为散装产品,前者抽自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菌类大厅7号,后两种分别抽自水屯批发市场西区和大洋路农副产品市场。市食品办表示,已责成工商部门对销售不合格产品的商家进行立案查处,并按程序下架了这些不合格产品。
据介绍,这3个样本,均为表面有荧光增白物质污染,菌体内部均未检出,而包裹蘑菇的包装上,也均检出荧光物质。专家据此分析,荧光增白物质来自包装污染。
市食品办同时透露,自2009年以来,包括上述的132个样本,共对321个食用菌样本进行了荧光增白物质检测,只发现了上述的3个不合格样本。以此来算,整体合格率可达99.07%。(记者袁国礼
家长
不认可“实验不科学”说法(相关阅读:
“政府部门有了回应,希望这件事到此为止。”昨天,当记者将工商部门关于“蘑菇事件”的回应告诉张皓母亲王女士时,她的反应很平静。
王女士称,报道刚出来时,因为孩子正小升初,不希望一些声音影响到孩子,也担心孩子对科研的兴趣受到打击,她因此回绝了一些采访。
对“实验结果不科学”的外界质疑,王女士说,张皓的试验是根据四川公布的地方标准DB51/T907-2009《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进行的,整个操作过程、样品处理,都是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的,“都看到了,没什么可怀疑的。”
她称,作为家长,她希望通过此事引导张皓做一个对比,让他看看自己与工商部门的检测程序有什么不同,进一步去思考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否存在需改进的地方。“今后,我会继续支持孩子的科研活动。”
指导老师
孩子的研究没白做
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教师刘建华是张皓这份报告的指导老师,对工商部门有了回应,她表示很高兴。
她称,学生的一份科学研究引起这么多的反响,已超出了她的预料,“(因此让大家更重视食品安全,孩子的研究没有白做”。
此外,她还称,“张皓的报告里并没有提到"九成蘑菇被增白"的字样,他只是通过实验验证了抽样的食用菌不同程度使用过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主要残留在菌伞边缘和菌柄根部。在一些装蘑菇的塑料袋里,也发现有荧光增白剂的残留。”
刘老师说,荧光增白剂主要运用于塑料和造纸行业。这一实验结果说明,蘑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被污染的可能,但也有可能是在运输、包装过程中被塑料袋污染。张皓的报告里,对蘑菇的污染问题呈现了六个结论,媒体的理解有一定误读。(记者张灵
对话
消除疑虑,须有科学证据
11月29日,获悉“小学生课外实验发现鲜蘑被增白”一事,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向市工商局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该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兵表示,截至昨晚,他还未看到回复。
记者:为什么要申请信息公开?
何兵:申请公开,是希望能够推动事件向前发展。如果不推动,等媒体关注度没了,这事就过去了,大家也许还要吃毒蘑菇。
记者:都申请公开哪些内容?
何兵:依据相关规定,我们申请公开的内容是:市工商局近期是否对市场上销售的鲜蘑菇进行过相应的检查和检验?如有,我们申请将上述相关信息向社会和本中心公开。
记者:得知“小学生实验发现鲜蘑被增白”事件的当天,就要求工商局公开信息,其间也没有对实验进行核实、调查,是否有些仓促?
何兵:不仓促。我们只是要求公开信息,也没有别的。大家觉得这是很大的一件事,其实是很小的事,不就是公开信息嘛,很简单。
记者:工商局认为小学生的实验不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何兵:工商局的态度令人失望。食品安全是老百姓*关系的问题,如果实验真的没有科学性,那你就要给我一个证据,证明你的检测是科学的。想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必须拿出科学证据来,不能“捂着”。
记者:如果没收到回复,研究中心下一步会做什么?
何兵:我们会去法院起诉工商局“不作为”。其实,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行动给社会一个信号,监督政府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如果每个人都来做这件事,政府会做得比现在更好。(记者贾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