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因素的持续拉动以及市场需求回暖的背景下,今年四季度乳制品生产经营状况有望回升向好。
虽然国内乳品产销明显升温,但原奶供给增长仍然相对缓慢。截至6月份,国内
国泰君安证券发布的食品饮料行业研究报告认为,2010年乳品企业成本压力较大。玉米在奶牛饲料中占比较高,玉米价格上涨推高了奶牛养殖企业的成本,不利于激励农户扩大养殖。
兴业证券认为,虽然全年原奶价格将继续维持高位,乳品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受到影响。但行业龙头企业的盈利状况已然表现较好。其中,伊利实现净利润3.45亿元;光明盈利6542万元,同比增速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具体分析来看,伊利的盈利主要得益于奶粉,而光明的利润则主要来自酸奶。此外,一些企业的高端奶、差异化产品也是实现盈利的重要抓手。
重建商业信心并非一日之功
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乳制品行业的整顿和规范力度,但*个别问题乳粉案例给国产乳粉的信誉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来,国家已经先后制定并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继6月乳业新国标后,9月下旬又出台了《关于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通知》,新规加大对中小乳业的检查力度并提高了准入门槛,强调对三聚氰胺销售实行实名制。
信达证券公司研发中心食品农业分析师康敬东认为,这些措施有利于乳业形象的扭转和行业秩序的重塑。但不可否认奶源基地建设和保护奶农利益仍然任重道远,当前产品的检测标准与手段的滞后越发棘手,乳业危机近年来此起彼伏,行业声誉与消费者信心已经到了崩溃边缘,企业间恶意竞争又火上浇油。
蒙牛伊利之间的公关事件,瓦解了消费者的信任,打破了基本的商业道德底线。业内人士指出:“商业伦理重建是很难的。不过,在商业伦理缺位之时,法治不能缺位。我们希望看到事件能够在法治的框架下发展,而不是靠‘公关’。”
但摆在所有乳品企业面前的问题是,如果其商业伦理一再自我损毁,那么公众还会再给它们机会吗?
与国内乳业问题此起彼伏,亏损众多相反,今年上半年各大洋品牌均处于盈利状态。乳业一轮又一轮的信任危机为进口奶粉大举进入铺平了道路,轻松地巩固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