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我国高患病率的营养缺乏疾病之一。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表明: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20.1%;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1.1%、29.1%和19.9%.
根据国际机构关于贫血的公共卫生严重程度等级划定,中国居民的贫血问题属于中度公共卫生问题,部分地区贫血问题已经属于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中,我国每10万人因铁缺乏所造成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为189,位于192个成员国中的第99位;全国总损失为2479,位于成员国中倒数第二位。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我国居民缺铁的情况已经相当严重,缺铁性贫血正成为影响我国国民体质的一大问题。然而,缺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下降,在它的背后还有一笔不小的经济账。据我国权威机构推算,仅就女性而言,10年内由于患缺铁性贫血而丧失的劳动产值可达4840亿美元。而儿童及青少年患缺铁性贫血,预示着我国今后劳动力的减少和医药负担的加重。
2000年9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专家在我国贫困地区贵州省毕节市海子街镇1万4千名3岁以上群中进行为期18个月的贫血干预研究。干预组每天食用铁强化酱油15毫升(含铁4毫克,对照组食用普通酱油,一年半后,干预组缺铁性贫血的改善率达30%~70%;同时,包括体重在内的儿童身高和体重也有很大改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主任陈君石介绍说:“铁强化酱油是在酱油中添加高吸收的铁剂NaFeEDTA,不改变酱油的食用方法和口感,显着改善机体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是更为安全、经济、快速的补铁方式。”
自2004年以来,在铁强化酱油I期推动应用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建立了以卫生系统为主力,政府支持和行业协会、企业、媒体积*参与的组织框架,已经在贵州、江苏、河北、
目前,铁强化酱油项目已建立了30个监测点,对贫血患病率和铁强化酱油认知率进行调查:监测点居民铁强化酱油覆盖率达到****,居民认知率达到80%,贫血率较原来下降比率为30%.全国共有19家铁酱油定点生产企业,约有6000多万人群长期食用铁强化酱油。实践证明,这一措施具有巨大的健康效益潜力,预示了未来全国性实施的可持续性和覆盖农村目标人群的可及性。因“通过对NaFeEDTA强化酱油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预防与控制缺铁性贫血,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及社会和经济价值”,铁强化酱油项目获得了首届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的二等奖。
卫生部印发的《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营养指导工作应当包括:“强化食品和营养素补充剂选择的建议”、“社会及媒体的营养与健康课堂”等。未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将在江苏、贵州、河北、广东、吉林、北京、广西、山东、浙江等铁强化酱油试点推动基础上,开展全国推动,提高铁强化酱油认知率和铁强化酱油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