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圳市实行大部制改革,
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三证”年底有望“合一”
如果一家企业既售卖食品,又开餐饮酒楼,现在需要分别办理流通许可证和餐饮许可证,今后企业只需办一个证就可以搞掂了。据了解,市市场监管局正在研究启动
生产、流通、餐饮三个环节食品监管职责划归到市场监管局后,产生了“可以追溯”的优势,可以对小饮食店、现做现卖小食品加工店、特殊工艺食品厂等场所的审查标准进行研究。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市场监管局计划将生产许可证、流通许可证、餐饮许可证在发证的形式上统一起来,将共性的内容集中在一起,按生产、流通、餐饮分门别类,进行不同的组合。对于这个新证的名字,市场监管局初步确定为“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今后,一家企业既经营有流通领域的食品,也有餐饮环节的食品,只需要一次申请,市场监管部门审查通过,“便于为企业服务,提高效率”.
“三证合一的总体思路现在已经非常明晰,前提是国家发证的许可细则的条件不降低。而三证合一能够把原来还有空白点的地方纳入到发证范围、纳入到监管的视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邝兵表示。
据了解,市场监管局为此正在争取市法制办的支持,同时争取国家几个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对于具体的时间表,他透露,在今年9月份以前完成三证形式上的统一,而在今年年底前,基本上可以完成三证合一整个制度设计,并受理企业的申请。
餐饮服务获证企业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
我市餐饮企业六万余家,市场监管局目前对餐饮服务获证企业已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把有效的行政资源用在刀刃上。
针对餐饮服务环节“量大面广、点多线长”的特点,确立了四个监管重点:一是重点区域,包括餐饮单位集中区域、城中村、工业区等,二是重点单位,包括学校食堂、工地食堂、政府食堂、重大活动经常性接待单位、旅游景区餐饮单位和连锁经营单位总部等;三是重点品种,包括直接入口食品(熟食、凉菜、沙律和生食水产品等、猪肉、豆制品、乳制品和食品添加剂等;四是重点时段,指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法定节假日期间、文博会、高交会等重大活动期间、食物中毒高发期。
同时,全面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订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量化评分标准;按食品安全风险度高低将餐饮单位进行分类:Ⅰ类风险(高风险单位指学校食堂、重大活动经常接待单位;Ⅱ类风险(较高风险单位指机关、企事业、工地等集体食堂、旅游景点等重点餐饮服务提供者;Ⅲ类风险般风险单位指Ⅰ、Ⅱ类风险单位以外的餐饮服务提供者,根据量化级别和风险类别提高对级别低、风险高的单位的监管频次和力度。
在日常监管中,各分局、监管所按职责分工的规定认真组织监管人员开展监督巡查,通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评级进行动态监管,加强对管理相对人的培训、指导,督促企业建立并落实管理制度,查处餐饮服务违法加工经营行为,着力夯实日常监管这一基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