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肖扬 本报记者 金振东
早报讯 我省去年经济经受住了罕见的金融危机冲击,实现保增长的目标,并在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我省工业产品质量稳中有升,总体趋势向好。昨天,省质监局发布的2009年全省质量报告显示:全省28610批次的产品中,批次合格率为91.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去年,我省涉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共抽查此类产品21209批次,占抽查总批次数的74.1%,批次合格率为92.7%,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同时,去年我省质监系统共受理各类产品质量投诉3201件,比上年下降了30.1%;涉案货值1678万元,比上年下降了56.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80万元,比上年下降了56.5%。
虽然我省产品质量总体上不断提高,但在一些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是食品及相关产品仍存在较多质量安全隐患。在我省的食品生产企业中,绝大多数是员工在50人以下的小企业,质量安全保证能力不足,通过HACCP、ISO9000和GB/T22000质量管理体系
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隐患依然存在,近几年来,我省进一步加大了对区域性、行业性产品质量问题的整治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一些区域性产品质量整治成果还不巩固,存在着不稳定因素,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如吴兴区是我省童装生产的集中地,也是产品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一个块状经济。经过两年多的整治,吴兴区的儿童服装质量虽然有所提高,但在去年第四季度开展的监督检查中,吴兴区儿童服装涉及基本安全的项目合格率依然偏低,区域性产品质量整治任务十分繁重。
另外,部分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诚信意识亟待提高。一些企业忽视质量管理,未建立从产品设计、原材料把关、生产管理、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易造成产品质量的波动;个别企业为“控制”生产成本,谋取更多利益,不惜擅自降低质量安全标准,采购低价劣质部件和原材料、不合理地简化工艺程序、放松出厂检验等,对消费者人身健康安全带来了质量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