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酝酿已久的杭州市
昨天,杭州市不仅发布了食品质量安全指数,在位于星光大卖场的发布会现场,还邀请了各个领域的专家,畅谈关于食品质量安全指数的方方面面。
杭州市委副书记、杭州市城市品牌工作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叶明亲临现场,亲自抽取了第二期60名市民义务质量调查员,杭州市在让全社会参与、关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杭州市质监局表示,首期指数发布后,他们还将继续听取市民、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指数评价体系。
蔬菜制品不安全
98.03,这是昨天杭州市发布的2009年食品质量安全总体指数。这个指数标明,杭州食品质量总体状况非常好,杭州人的餐桌是安全的。
别看这指数只是由很简单的几个阿拉伯数字组成,它的诞生经过漫长的过程和复杂的程序。简单地说,在指数创建过程中,杭州市质监局共检测了2200余家企业的近3000批次产品,以及两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8万余批次蔬菜,分析问卷调查数据65万余个。
杭州市食品质量安全指数是由24类食品的指数综合计算而成,昨天在发布的首期总体指数同时,也公布了24类食品的指数。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副院长朱顺达公布了24类食品质量安全指数,这些食品包括日常生活中每天接触的粮食、食用油、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等食品,指数都在95以上,但其中以
在1-3季度杭州市质监局共抽查了164个批次蔬菜制品,其中合格132批次,批次合格率80.5%。而根据合格率、各类蔬菜制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民的关注度计算出来的蔬菜制品指数为88.65。
“检查中发现,过量使用添加剂,还有些食品外包装的标签上未标明添加剂名称和含量,虽然食品本身的添加剂是符合标准的。”不过,朱顺达说,大部分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规模较小,且产品在市场上也不多见。
杭州市质监局质量处介绍,出现蔬菜制品不合格情况的主要是本地小企业,今后将重点对家庭作坊进行重组兼并,进行整治,加强监管。像景阳观、钱江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等知名品牌和企业的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市民可以放心购买食用。
明年1月开始,杭州市食品质量安全指数将每月公布,不同的是,“每个月发布3-4类食品指数,半年刚好把24大类食品全覆盖一次。到6月份,我们公布一次半年度杭州市食品质量安全总体指数,到明年年底,再公布一次。”杭州市质监局副局长祝平介绍,今后还将通过新闻媒体等各种渠道听取市民意见和建议,邀请市民作为义务质量调查员共同参与抽样、送样、检测等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完成食品质量安全状况评价工作。“食品质量安全指数的发布,将为杭州广大市民提供一份杭州市面上食品质量安全的‘气象图’。”
杭州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过硬
自2004年以来,杭州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产品质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杭州市质监局副局长邵新华介绍,市质监局对一些小型企业进行了整合兼并,对一些不符合生产标准的企业进行了淘汰,严厉打击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乱用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
此外,就市民*关心的饮用水、乳制品、肉制品等重点食品行业,市质监局还进行了重点监控。在去年全国性的“三鹿”奶粉事件中,杭州的奶制品生产企业没有发生问题。五年来,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步上升,2009年1-3季度抽检合格率达92.6%,安全性指标合格率96.1%。
要在市民中推广“食育”
昨天的发布会现场,主持人安峰与各个领域的专家对食品质量安全指数进行了研讨。
指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顾龙芳是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员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研究所所长,也是创建食品质量安全指数模式的专家,他说,食品质量安全指数是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期合格食品销售额占全部食品销售额的比率,是综合反映地区食品质量水平的指标,分为总指数、类别指数和品种指数三个层次(记者注:比如“某年度杭州市食品质量安全指数”是总指数,“粮食食品加工”是类指数,“小麦、面粉”等为品种指数),包含了宏观和微观指数,覆盖了在杭州包括蔬菜在内的所有食品。
“生活品质的底线是食品安全。”杭州市品牌办副主任、杭州市品牌促进会秘书长曹增节觉得,食品指数能够进行市民参与的社会化管理很不错,杭州市的“四界联动”构建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新模式。“四界联动”是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新闻媒体及老百姓互相配合,共同为食品质量安全把关。杭城食品安全监控能够调动四方的力量,显示了城市*强的自我完善能力。“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发动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全体市民把食品安全监督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体现了社会利益共同体的特征。”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培龙教授提出,还要提升消费群体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推广“食育”。
“食育”这个词是日本的一位养生专家在1896年提出的,孙教授说,食育包括对公众的营养教育和行为教育,要“食得安全”、“食得健康”、“食得科学”、“食得文明”,“如果这四方面做好了,食品质量安全指数的作用会更上一个台阶。”
食品企业的淘汰是必要的
“苍南县食品行业在实行QS前,生产鸡翅膀、鸡腿速食食品的有企业有107家,现在只剩下了38家。”浙江省肉制品协会会长刘学骏介绍,从2002年到现在,浙江省肉制品行业淘汰了60%的企业,“淘汰是必要的。生产企业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群众也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再加上监管部门严格的监管,形成一条食品安全链,老百姓才能吃得安全、放心。”
杭州市科协副主席张贵书则提出了比食品质量安全更高的要求——低碳消费。“市民在选购食品时,可以尽量选择生态农产品、本土农产品、碳排放量相对较低的农产品。这能够推动整个低碳经济。”他提出低碳消费应该成为杭州的时尚消费,饮食尽量向“节约、健康、低碳”的方向靠,改变原有铺张浪费的消费理念。
60名新义务质量调查员产生
昨天的发布会上,杭州市委副书记、杭州市城市品牌工作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叶明,杭州市政协副主席俞国庆为杨国丰、刘琦慧、何桂琴、徐园姝和陈建萍5名市民义务质量调查员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他们也成为杭州市首期**义务质量调查员。随后,发布会还从参加问卷调查的几千名市民中随机抽取产生了下一期60名义务质量调查员的手机号码,他们将参与明年上半年的食品质量安全指数的制作过程。
食品质量安全指数
是怎么出来的?
通过食品抽样检测、销售产值调查、食品关注度调查,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得出的不同种类食品合格率在权重比较厚的综合平均水平。
其实,这个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是由专业部门对全市1700余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外地在杭的900余家企业生产的24类食品进行抽样、检测、计算,得到食品质量安全总指数。第二部分是由杭州市民经投票选出关心的食品后,经抽样、检测和计算,得到市民关注的食品指数。
市民义务质量调查员刘琦慧参与了过程的**部分。12月1日她与两位调查员前往家乐福超市购买了两袋大米、两袋山核桃,并将抽样样品送到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其他7位市民也从其他超市购买不同品牌的大米、山核桃、食用油送到检测院,并参观了质检人员检测食品的过程。
杭州市质监局将市民购买的样品登记造册,并调查这些样品的销售额度,根据检测的合格率、销售额度以及市民的关注热点,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指数。
杭州市食品质量安全指数共有粮食加工、肉制品、水产品等24个类别,共涵盖了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酱油等64个品种作为指数代表品。
据每日商报 作者 张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