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质监局介绍,国家标准将食品分为28大类,杭州市选取了23大类工业加工食品作为食品安全检验的对象,在28大类食品名录中,杭州市剔除了“罐头”、“食糖”、“可可及焙炒咖啡产品”、“特殊膳食食品”和“其他”5大类,增加了名录中没有的“蔬菜”大类,食品安全指数将涵盖“23+1”大类食品的总体安全情况。
“本地生产的食品,我们将直接去厂家抽样检验,外地产的,我们先定点在华商联华超市抽样。蔬菜则在勾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抽样。”市质监局副局长祝平介绍,质监部门初步决定每月抽查3-4大类食品,得出每大类食品的检验合格率、销售比重,并通过社区调查,得到消费者对此类食品的“对自己生活重要与否”的认知程度数据,综合这些参数,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后获得并公布这3-4大类食品的质量安全状况。
别以为3-4大类食品数量不多,记者从《质量指数代表品目录》中看到,每个大类食品都可以分为许多小类,比如“粮食加工品”大类,分小麦粉、大米、挂面和其他粮食加工品四个小类,而小麦粉又分为通用小麦粉和专用小麦粉,挂面又分为杂粮面、蔬菜面、鸡蛋面、果味面、牛奶面等10多个品种,高粱米、小米、糙米、黑米、饺子皮、米粉、生切面等也都包括在这个大类中。
“我们计划每月公布一次食品质量安全指数,半年时间就可以把24大类食品全部抽检一遍,一年两次全覆盖。”祝平说,当然,每月到底抽查几大类食品,市民*关心哪些食品的质量安全,质监局还想听听广大市民的意见。
按照这样的计划,每半年就可以公布一次杭州市24大类食品总体的质量安全指数,指数目前初步定为安全、欠安全和不安全三个区段,分别用绿色、黄色和红色表示。
食品质量安全指数将从总体上衡量杭州市食品生产企业生产食品和市场流通食品的质量状况。祝平说,在发布指数的同时,质监部门还会发布一份《食品质量安全指数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市民还将看到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的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