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珍珠奶茶=奶精+茶粉+水
学化学出身的郭先生在南开区一家饮品店喝奶茶,正巧遇上店里进货。郭先生无意间瞄了一眼,一个个大口袋上分别写着吸管、果粉、奶精。郭先生心里咯噔一下,他知道,奶精是一种调味品,并不是从鲜乳中提炼出来的。“难道奶茶用的是奶精而不是鲜奶?”他找到店员想问个明白,但问了几个人都说不出个究竟。
昨日下午,记者在南楼附近一家甜品饮料店看到,消费者排队购买珍珠奶茶,根据口味不同、分量不同,价格略有不同,一般每杯在4-6元之间。记者询问店主,为什么制作珍珠奶茶的过程中没有看到加入鲜奶的程序,而是直接用一些原料勾兑而成?店主直言不讳地表示,珍珠奶茶就是奶精、茶粉、木薯粉(奶茶中的珍珠等原料加水冲兑而来。“我们也想用鲜奶,但成本太高,竞争又这么激烈,只好用奶精。”这位店主表示,要是加牛奶,至少要加半袋才有奶味,成本至少增加了1元,加上其他各种费用,一杯珍珠奶茶的成本至少要3元。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很多买珍珠奶茶的消费者,基本没有人知道珍珠奶茶是用奶精做成的。
随后记者以加盟者的身份致电某连锁甜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先生,刘先生表示,开一家加盟甜品饮料吧的费用包括加盟费、保证金、装修费和设备费用等(不算店面、房租,四五万元左右。成本方面,公司会保证销售每杯饮品的利润不低于50%。“公司对于饮品的成分原料都会有统一安排,比如珍珠奶茶中的奶精、果粉等原料,公司会统一配送。”刘先生直言不讳。
没奶没茶一杯成本不足1元
喝下一杯“果粉+奶精+茶粉”勾兑的“化工产品”,成本要多少钱?记者来到东丽区何兴庄批发市场一探究竟。一听记者要采购奶茶原料,某食品添加剂商行的店主向记者推荐起奶精和果粉。1kg/包的奶精15元,1kg/包的果粉也为15元。这位店主说:“这个量足够调制五六十杯奶茶,算下来,调制一杯珍珠奶茶的*低成本在1元左右。”
很多食品原料加工厂还把业务拓展到网上,报价都很便宜:柠檬、芒果、木瓜等果粉1kg均是18元,草莓、柳橙、葡萄等浓浆1.8L均是23元,这种分量至少可以调配50杯。
专家说法
大量摄入添加剂有害身体
天津市奶业协会秘书长刘壮表示,奶精并非奶粉或牛奶产品,“是纯加工出来的,跟奶一点关系也没有。”
据天津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食品添加剂专家汪建明介绍,奶精为植脂末又称粉末油脂、脂肪粉,是以精炼氢化植物油和多种食品辅料为原料,经调配、乳化、杀菌、喷雾干燥而成。
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水溶性、稳定性,用于各种食品中可提高营养价值和发热量、提高速溶性和冲调性、改善口感,使产品更加美味可口。“由于奶精的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因此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血黏度。”她表示。而茶粉在制作过程中也加入了香精、乳化剂、增稠剂、色素等物质。“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后一般会攻击人体*薄弱的环节,所以每个人的表现不尽相同,但是*可能的是给解毒器官——肝脏造成损害。”她说,“食品添加剂按照国家统一标准添加在指定食品中一般是安全的,但是大量摄入纯食品添加剂制作的食品必然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刘壮告诉记者,目前,全国范围内没有调配奶茶的相关标准,加多少奶精都由企业或调配师自己说了算。虽说饮料类饮品是允许使用奶精、茶粉的,但总要有个限度,希望相关协会等行业组织能尽快牵头制定相关标准。
消协观点
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对此,市消协投诉部负责人表示,如果消费者购买的珍珠奶茶中确实不含奶,而只是用奶精勾兑,并且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那么商家就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简称为知情权。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对商品和服务的有关真实情况进行全面和充分地了解。消费者产生某种消费欲望以及真正实施消费行为,是建立在对该商品和服务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因为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花钱去进行一种自己一无所知的消费。从商业道德上讲,诚实信用是交易双方应遵守的基本准则。它要求交易者意思表示真实,对与交易有关的情况不得隐瞒,不得作虚假的表示,以增加交易的透明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平等交易。如果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过程中,经营者采取不正当手段或者故意隐瞒所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那么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珍珠奶茶的制作过程中,商家用奶精代替了牛奶的成分,却没有向消费者告知,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果商家让消费者误认为是添加的牛奶成分,那么还有可能涉嫌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