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饮料巨头纷纷对果汁“表决心”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就陆续出现过一些果汁饮料品牌,如露露、椰树、椰风等,但由于市场培育及自身经营等方面的不足,这些品牌或是昙花一现,或是局限在某个区域市场内,基本没有力量发动全国的市场攻势,也因而错过了发展时机。
一直到2001年3月,统一“鲜橙多”上市,因为大规模、凌厉的营销攻势,使得统一“鲜橙多”在短时间内就出现脱销现象,仅当年的销售额就达到10亿元人民币的傲人成绩。“尽管在统一推出果汁之前,尚没有全国性的品牌存在,但这个市场的潜力一直都在,只不过被统一拔得头筹。”一位饮料行业资深人士分析。
统一“鲜橙多”的成功,也大大刺激了竞争对手,从2002年开始,可口可乐、康师傅、农夫山泉、娃哈哈等一众企业均在果汁饮料有所开拓,从此打开了国内果汁市场的局面。而这些企业实际上就代表了几股不同的力量。
一支是台湾背景的企业统一和康师傅,其主要特点为产品线比较长,以包装的创新和口味取胜;一支是包括汇源、娃哈哈、养生堂等国内知名企业;还有一支是大的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
“果汁阵营基本上是几个品类的博弈”。上述饮料业人士分析,**类是果汁含量仅为5%-10%的低浓度果汁饮料。在这一阵营内,以统一“鲜橙多”、康师傅“每日C”果汁和可口可乐“酷儿”为代表;另一类是屈臣氏的“果汁先生”和养生堂推出的“农夫果园”,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复合果汁,一般由胡萝卜汁和其他几种果蔬原汁调和,再制成30%浓度的果汁。
因此,从时间上看来,国内果汁市场真正发展还不到10年,尽管竞争很激烈,但目前国内果汁人均年消费量还不到1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仅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40。如果按世界平均消费量计算,中国果汁饮料的市场容量应为910万吨,这表明,果汁饮料在中国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此情形下,各大巨头准备在果汁饮料市场斩获。今年4月,可口可乐在旗下果汁饮料“美汁源”上市五周年之际,高调宣布将在果汁领域继续开发;统一“鲜橙多”作为国内果汁饮料的先行者,也丝毫没有放松对果汁市场的警惕,继续以其年轻化策略大力开展各类营销活动;同时,其竞争对手康师傅也表示将实行第二次通路变革,通过分拆低浓度果汁的业务流程,助力果汁业务扩张;就连后来者中粮也不甘示弱,在推出“悦活”系列果汁饮料的同时,宣布将在未来5年投入20亿元打造上下游产业链。
各路诸侯“跨界”发展
从目前的版图看,中、高、低浓度果汁市场均有强势“诸侯”把持。
但实际上,各路诸侯并不甘心局限在单一品类的领域中,况且,目前尚无全国性的知名品牌,欲想把果汁饮料做成像碳酸饮料那么成功还有很大空间,这也间接促使了饮料巨头的“跨界”发展。
连续多年占据低浓度果汁饮料市场**位的统一企业,自被可口可乐夺走头把交椅后,也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口。去年底,统一以1.59亿元收购原浆苹果汁巨头安德利10.58%股份,对安德利的持股比例提高至15%。该公司推出的****番茄汁也在沿海城市悄然铺货。
与此相类似的是,一向在高浓度市场居首位的汇源,迫于目前市场还是以低浓度果汁为主的压力,今年3月高调推出一款低浓度果汁饮料,欲在果汁饮料行业实现“跨界”发展。
而据AC尼尔森对中国果汁市场*有代表性的华南市场2月份的统计,可口可乐“美汁源”市场份额为38.2%,而统一“多果汁”系列份额为19.9%,康师傅旗下“每日C”和“康师傅果汁”双品牌合共占14.2%,而百事可乐的“果缤纷”占6.1%,健力宝[2.702.27%]占3.2%。由此可见,低浓度果汁市场三强之争,一直是可口可乐、统一与康师傅三大家之争。
此番汇源的加入,竞争也势必更加强烈。而稳居高浓度市场首位的汇源也同样遭遇强劲对手统一、中粮的正面交锋,加上目前可口可乐尚未公布果汁饮料的策略,将来的果汁市场暗战将更加激烈。
胜负之下还看上游
饮料巨头在销售市场打得难分难解之际,尽管在一段时间后即有“第三方”数据将各路“诸侯”确定排位,果汁饮料在国内发展仅十年来,排位之争也一直在进行,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的情形下,原浆的采购对企业成本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统一内部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承认,2007年因橙汁原浆价格高企,令主打统一“鲜橙多”的统一不得不推“统一蜜桃多”。2008年统一业绩报告显示,果汁业务收入跌7%至24.08亿元。然而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果汁原浆价格大跳水令统一再次发现果汁市场全新的抄底机会。统一企业在2008年报中强调2009年统一仍将发力果汁饮料板块。
也就是说,没有上游基地的果汁企业始终受原浆价格的牵制,其盈利能力也将受到较大影响。统一于去年增资安德利,在获得稳定的原料方面取得优势。“当然,外向型的安德利、海升等上游巨头在目前为挽救业绩下滑,急于将业内转向国内,对寻找上游的饮料企业提供了契机。”业内人士分析。
一向精于此道的农夫山泉早已在新疆布下原料基地这颗棋,就连在农业占*大优势的中粮对原料基地的重视也不马虎。有分析师指出,未来果汁饮料的暗战还要
看能否获得稳定的原料资源,这才是胜负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