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首次渗透厦门
外资缘何会热衷到厦门养猪?记者日前走访了被收购的猪场和相关主管部门,力图揭开外资养猪背后的逐利野心。
发现 艾格菲大举布局养猪业
已被外资收购的银山猪场,就散落在竹坝农场往北辰山的山路两侧。
日前,当记者顺着一片龙眼林来到银山猪场时,并未看到想象中的那种 “洋味”——— 猪场甚至没有明显的招牌,只有铁笼里躺着的一排排猪。
银山猪场老板张和良对收购细节三缄其口,不过,其一句“具体的去问百世腾吧”,也证实了主导这起收购事件的就是近来备受关注的百世腾集团。
公开资料显示,总部设在南昌的百世腾集团,主要经营饲料,2007年8月被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艾格菲集团全资收购,此后,百世腾就开始在国内大力收购兼并养猪场。目前,该公司已在上海、江西、广西、福建四地全资收购了26家养猪场,年出栏可达50万头,目标是在年底前达到100万头。
26家养猪场中在福建的至少有6家。据一位知情者透露,张和良具体经营的南安大禾农牧公司在厦门、南平、泉港、长泰都有猪场,现除南平种猪场外,其余三家均已被百世腾纳入囊中,收购价在两三千万元之间。
银山猪场年生猪出栏量在1万头左右,在厦门年60万左右的生猪出栏量中,犹如凤毛麟角。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在*初布局厦门时,百世腾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小打小闹。
一知情者透露了一份可能与百世腾有过接触的猪场名单,厦门牧兴实业和六兴畜牧公司都榜上有名。
其中,年出栏量近10万头、拥有4个规模不等的猪场的厦门牧兴实业,曾是百世腾厦门“圈猪”行动的**。其董事长李明星证实,百世腾一度打算将牧兴实业打造成福建区域总部,“当时连价格都基本谈妥了,后来由于场地租赁合同问题,合作搁置”。
业内人士分析,百世腾之所以对福建猪场感兴趣,一个重要因素是随着广东、浙江一带养猪量的减少,现在福建一半以上的生猪外调消化,福建猪肉产区已经是全国性的市场。
探因 看上当下中国养猪暴利?
“百世腾收购猪场是出于饲料的考量,而非要影响猪肉供应。”针对百世腾要控制中国养猪业的说法,其福建区域负责人袁金锋一再向记者这样强调。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百世腾完成收购后,等于拥有了固定客户,即使养猪不赚钱,卖饲料也足以达到目的。
话锋一转,上述人士又表示,现在可以说是“猪倌”们利润*高的时候。“在2006年一头毛猪要亏100元左右,而到了2007年,随着肉价的上涨,能赚200元左右,行情好的时候,每头毛猪的利润甚至可达400元,约是多年来平均利润的10倍。”
事实上,宣称“收购猪场主要为了饲料”的百世腾,已难以割舍养猪业。其母公司艾格菲的财务报告也显示,主业多了一个养猪之后,该公司今年二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19%。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银山猪场在内,百世腾在国内收购猪场时,竟只买生猪,至于猪场土地及固有资产等仍归原老板所有。即使投资完成控股后,也只是以经营的形式介入,这样在控制猪源的同时,照样仍可享受政府补贴。
只“攻城不略地”,记者调查发现,百世腾的这种收购模式,对厦门的不少养猪业者诱惑*大。
“百世腾出手很 ‘阔绰’,每只生猪开价1100元左右且大小通吃。”一位养殖户表示,他想进一步扩大规模,但建一个有500头母猪的猪场,总投入要700万元左右,在自己资金并不雄厚又很难从银行贷到款的情况下,如果既能引进资金又不用担心丧失固定资产,自然是求之不得。
“再说,被百世腾收购后,饲料拿的都是出厂价,每只猪的成本至少可省30元。”这位养殖户说。
难道百世腾真的一心要做帮助别人的活雷锋?
忧虑 潜在风险引发政府关注
对于百世腾此举,厦门牧兴实业董事长,同时也是厦门畜牧业协会会长的李明星认为,相对于厦门每年上百万头的生猪需求量,被收购的这1万头根本无法影响到市场,当然也不能说肉价将因此降低。
黄金香掌门人祝早等却有几分担忧。他表示,外资进入养猪业是为了逐利,一旦日后行情下滑,外资就*有可能退出养猪业,从而引发市场波动。
“若他们长期看好这个产业,为什么仅收购随时可以兑现的生猪呢?这种模式下,想‘金蝉脱壳’不是很轻松?”一位人士质疑。
相比之下,厦门农业局相关人士考虑得更长远。“现在厦门每年的生猪需求量在120万头左右,其中本地供应近50%,另一半依靠周边城市。”相关人士说,如果120万头需求量中,有10%被外资掌控,便足以对局部地区产生影响。
这并非杞人忧天,种种迹象显示,外资进入中国生猪市场的步伐越迈越快了。今年以来,类似的“高盛养猪”、“德意志银行注资6000万美元豪夺上海某猪场30%股份”等一系列外资养猪事件,在国内已闹得沸沸扬扬。以艾格菲为例,其已经全面收购了中国的百世腾、汇杰、禾杰等**饲料企业。
“如果汇杰、禾杰日后也像百世腾这样,有全资收购26家养猪场的大手笔,那么艾格菲就可能成为中国*大的猪肉生产商,从而获得市场影响力,影响猪肉定价。”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担忧说,“届时猪肉价格恐怕就会由美国人说了算,中国老百姓再想吃顿猪肉恐怕就得付昂贵代价了。”
据厦门农业局人士介绍,现在不仅地方政府,包括商务部、农业部都对这一现象表现出*大的关注,也足够说明其涉及重要民生领域的敏感性。“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都已经在商量对策,料其进一步扩张会受阻或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