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概况自1994年以来的
**,啤酒行业集中度得到了很好地提升,行业龙头效应日渐明显,以资本并购达到以提高规模竞争力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战略优势日趋明朗。
资料显示,1988年全国有啤酒生产企业813家,1996年减少为589家,而今天这个数字被“资本并购”改变为500家左右。
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使中国啤酒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从2002年中国啤酒产量居世界啤酒产量**位开始,中国啤酒业迎来了3年连续高速增长势头,包括产量和利税增长速度。而通过资本并购,使啤酒行业的产能集中度增强的同时,行业龙头企业效应也逐渐表现出来。
通过资本并购,使本土啤酒企业在规模和资本竞争力方面得到了*大提升,也进一步提高了像“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啤酒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类似“青岛啤酒”、“雪花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强势啤酒品牌在全国市场或者区域市场的渗透力加强,使啤酒行业的品牌集中都得到了应有的提高。
第二,啤酒行业市场竞争结构性进一步得到调整,本土啤酒企业与“外资啤酒巨头”再次上演“与狼共舞进行曲”。
**体现在产品竞争上,上演的是本土强势品牌和弱势品牌、强势品牌与强势品牌以及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之间的“市场攻势较量”。这次国际啤酒巨头进入中国啤酒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多以资本进入为主,选择与本土啤酒企业合资、控股或者持股的方式,而在推广国际品牌方面则显得有点儿谨小慎微,大大降低了因水土不服给自己带来的风险。但强大的资本势力和娴熟的资本运作能力,使得这些国际啤酒巨头越来越拥有市场竞争的“话语权”。
透过中国啤酒行业的领导竞争群,除了“燕京啤酒”目前没有国际啤酒巨头持股外,包括“青岛啤酒”、“华润啤酒”、“哈尔滨啤酒”、“珠江啤酒”等在内的13家利税上亿元的啤酒企业,大多数都有国际啤酒资本的介入。啤酒行业作为高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之一,资金实力的大小和企业资本运作能力的大小,越来越决定着企业今后的走向如何。于是,从产品经营、产业经营、品牌经营向资本经营上升,是啤酒行业竞争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啤酒行业之间的并购行为频繁上演,正是资本左右啤酒行业竞争方向的写照。
近年来啤酒行业部分并购事件
2001年10月,南非米勒以6.1亿元人民币入股华润啤酒,拥有30.38%的股权;
2002年4月,世界第二大国际啤酒商SAB增资华润啤酒1亿美元;
2002年10月,青岛啤酒向AB公司发行总金额14.16亿港元的定向可转换债券,AB公司将*终持有青岛啤酒27%的股权;
2002年3月,英特布鲁购买珠江啤酒24%的股权;
2003年1月,嘉士伯斥资8500万元收购云南华狮啤酒;
2003年4月,英特布鲁以3500万美元收购开开集团啤酒业务70%权益;
2003年5月,嘉士伯斥资2.2亿元收购云南大理啤酒;
2003年9月,英特布鲁以1.3亿美元收购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在华啤酒业务50%的股权;
2003年12月,苏格兰·纽卡斯尔啤酒斥资5.25亿元收购“重庆啤酒”19.51%的股份;
2004年1月,荷兰喜力又将21%的“粤海啤酒”股权成功收入囊中;
2004年6月,嘉士伯与西藏银河科技股份公司各出资3.8亿元对原拉萨啤酒厂进行重组,成立西藏拉萨啤酒有限公司;
2004年7月,兰州黄河与嘉士伯展开全面合作;
2004年8月,嘉士伯收购新疆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34.5%股份;
2006年1月,英博啤酒集团宣布,收购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100%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