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
涨势如潮,中国奶品企业们这次却不敢"轻举妄动"了,长时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了各大企业可与整个行业盈利相当的亏损额,艰难维系中的中国奶品企业们此时*怕的是失去市场。
而上海的两大售奶渠道:商超、订户却尽显平静态,事实上这分硝烟中的平静反倒让人不安,让人深思。
符合逻辑的大沉默
水到渠成的涨价行为使得国外的奶农脸上挂着笑,中国牛奶企业为何这次选择集体沉默,中国的消费市场果真难以承受几角钱之涨?
对于涨价的原因,美国和印度媒体认为,全球谷物、饲料等商品价格上涨,造成奶牛饲养产业成本升高,是牛奶涨价主要原因之一,饲养奶牛的成本近期上涨了50%。
饲养奶牛成本上涨使许多农民舍不得给奶牛喂食,造成牛奶减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遭遇百年旱灾,欧盟成员国由于出口补贴减少,内需增加等因素的影响,牛奶产量都有所下降。这种由供应量的减少直接带来需求量大幅增加的涨价是情理之中,符合市场规律的。
由此来看,中国牛奶企业选择不涨价倒也符合逻辑。目前,中国的牛奶市场正是一片供过于求的激烈竞争的场面,根据中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进行的测算显示,2006年中国奶制品进口总量低于2004年,而组成奶制品结构的七种奶形态中的奶粉,去年的进口量竟下降了26%。中国奶的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加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关专业人士表示,前几年,很多方面预测国内乳品需求量按人均计算将会猛增,可其中很多一部分只是潜在需求,并非现实需求,于是有些地方政府对这潜在需求的预测大上项目,盲目发展奶牛生产,实际的消费需求却远远落在后位,导致了区域性加工产能过剩,整个奶业产业链各环节不协调,供求失衡。
供求平衡需持续动态
当企业竞争遭遇供大于求的局面后,不成熟的中国市场只有求助于价格的捉对厮杀。
一位从事奶业研究的专业人士分析,目前中国的牛奶企业受困于供大于求的竞争格局,价格仗也是无奈之举。
有关数据表明,中国规模以上(年销售500万元以上)的乳品企业有717家,仅去年一年,由于各大企业打价格战总的亏损就达50亿元,而整个行业的盈利才55亿元。有1/3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1/3的企业在艰难维持。
专家对此提出我国缺少对农产品供求结构的预警机制和保持动态的供求平衡研究。
竞争白日化,原料上涨,终端不敢涨,这就必然将奶农的利润挤干了。中国乳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魏克佳说,"饲料上涨幅度高达20%,但奶牛的收购价格却维持在旧的水平,这造成了40%的奶牛养殖户亏损。于是就出现了杀牛卖牛的现象,甚至刚出生的小母牛也被杀掉用来做血清。"
上海市物价部门为了缓解郊区奶牛养殖场因成本连续上升而造成的经营困难,日前发出了《关于调整本市生鲜牛奶收购价格的通知》,从今年8月1日起将本市生奶收购价格上调0.1元,由每公斤2.37元调整为2.47元。为了保护奶农的生产积*性,近日上海市政府先于其他省市出台了青储玉米的补贴、奶牛的冻精补贴和电价优惠等一系列政策,稳定奶牛的生产和本市鲜奶供应。
笔者走访了沪上家乐福、易初莲花、欧尚等超市的鲜奶冰柜,发现光明、蒙牛、伊利等品牌的牛奶价格都没有上调。据本市有关方面调查反映,消费者对上海的牛奶供应与价格普遍比较满意。
于阵痛的破坏中调整
微涨的收购价格仅仅搬走了冰山一角,企业选择沉默即选择了自我消化压力,光明乳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消减原材料损耗较高的产品,增加利润率较高的产品生产,如酸奶、调味奶等。新希望乳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则表示,若成本继续上涨,会考虑开发新产品或者减少包装容量等办法控制成本,但不排除通过涨价来缓解压力。
笔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消费者,他们表示若牛奶涨价幅度超过一定程度,就有可能更换牛奶品牌,改喝其他产品。
上海乳品权威人士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产业链和供求的不平衡,未来几年都将是奶品行业的调整期和转型期。这肯定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凡是变革就一定有牺牲,必将会有一部分奶牛被淘汰,一些艰难维系着的中小企业在优胜劣汰中慢慢消失,奶牛的养殖、乳品加工、市场需求的产业链逐渐趋于健康平衡,届时供求将实现科学的动态平衡,价格战会逐步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