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商品名称应体现产品的真实属性,起名不能太随意,建议相关部门出台
记者近日在北京的一些超市、商店调查采访时,同种味道的早餐奶产品,其原料相差甚大,同“味”不同“料”的现象非常普遍。以早餐奶中*常见的麦香味产品为例,伊利麦香味早餐奶使用的原料是麦片,蒙牛麦香味早餐奶使用的原料是麦芽粉,还有一些麦香味早餐奶产品中使用的原料是麦精。同是“麦香味”的早餐奶,所“配”的“料”却不相同:麦片、麦芽粉、麦精,哪种产品才是真正的麦香味?而“料”的不同,是否意味着“奶”的“品质”不同?麦片、麦芽粉、麦精,哪种产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麦香味”早餐奶?
类似的同“味”不同“料”现象也在不同厂家的核桃味早餐奶、玉米味早餐奶中有所表现。记者尝试着拨打了两家公司的售后服务电话,工作人员的解释竟然如出一辄:“我们的产品是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您可以放心选购食用。”对于产品中所加原料的具体种类及含量,则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未做答复。
标称早餐奶不都是奶
记者还发现,同为早餐奶产品,其实质不同,有的是灭菌调味乳,有的却是乳饮料。
伊利、蒙牛早餐奶包装上标识为灭菌调味乳,每百克含蛋白质≥2.3克。而某大型乳业公司的早餐奶产品,在商品背面的标签栏中,标示着产品是含乳饮料,每百克含蛋白质≥1.0克。但是,与产品包装正面大字体的早餐奶比起来,消费者往往会忽视厂家在标签栏上的小字体标示;还有许多消费者根本就不懂得看产品背面的“标签栏”,只是简单的以为“早餐奶肯定都是奶了”。
上海市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顾佳升**工程师告诉本报记者,灭菌调味乳、含乳饮料是不同类型的产品。国家标准中对灭菌调味乳的要求是乳蛋白质大于等于2.3克/100克,对乳饮料的要求是乳蛋白质大于等于1.0克/100克,从营养的角度看,含乳饮料的营养不如灭菌调味乳。
顾佳升认为,尽管厂家在标签上已标明该种产品的种类、执行标准,但在不同类型产品上使用相同商品名称,很容易误导消费者。商品名称应体现产品的真实属性,起名不能太随意。将“含乳饮料”标称为早餐奶的做法涉嫌混淆概念,至少是不代表产品真实属性。
应尽快出台标准规范早餐奶
顾佳升分析说,灭菌调味乳、含乳饮料是不同类型的产品。国家标准中对灭菌调味乳、含乳饮料的“商品名称”并没有统一要求,所以,商家将含乳饮料命名为“早餐奶”的做法是合法的。但是要让消费者分清林林总总的乳制品、含乳饮料较困难。消费者的知情权也无法得到保证,甚至受到了误导,但是却既不能也无法追究企业的责任,因为法律法规在这里是个盲点。乳与乳制品的系统分类和命名规范的缺失,导致商家、企业及组织任意命名,引发企业间的无谓争端,引起市场混乱。
顾佳升建议,为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国家应规范这两大类产品的商品名称。不准只标“商品名”,必须同时或**标明“标准名”。做到“一物对一名,一名对一物”那样的一目了然。
但目前的情况是,虽然国际奶业联合会有一套对于奶和奶制品的术语规定,但是我国标准化部门没有引入并统一翻译,以至于今天社会各方依然各取所需,任意曲解。于是,今天奶产品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双方的利益都得不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