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烤鸭还是烤鹅,四部门都无法鉴别。记者詹松摄
晨报讯(记者李彦卢傲然
■是鸭还是鹅?超市员工说法不一
7月1日下午,记者与郭辉来到武昌徐东大道某大型超市。“那边卖的酱板鸭都是鹅做的。”郭指着一处熟食柜台对记者说。
走到柜台前,记者注意到“鸭子”已被剁去头、翅膀和脚掌,标签上写着:酱板鸭13.8元/500克。“这鸭怎么这大?”记者问。“是这样的,味道好得很。”员工卖力地介绍。
“这真是鸭子吗?”见记者一脸严肃,售货员犹豫了一下说:“这是酱板鹅,标签放错了。”
随后,郭辉把记者带到台北路、北湖几家卤菜店和超市,这里摆在熟食区叫卖的酱板鸭同样被剁掉头和“手脚”,售货员坚称“都是土鸭子做的”。
据郭辉说,市场上销售的鸭子分土鸭和肉鸭,酱板鸭的原材料原则上应是土鸭,但由于本地土鸭供应数量有限,加上部分土鸭销往外地,所以酱板鸭的原材料供不应求,不少熟食加工商只得用鹅做“酱板鸭”。
■用鹅做酱板鸭,利润十分可观
7日下午,记者来到武昌万吨冷库。一冷冻食品老板介绍,该冷库冻鸭和冻鹅的供应比例是7:3,冻鸭多是肉鸭制成,土鸭的供应量还不及鹅。
郭辉说,熟食加工商之所以会用鹅加工成酱板鸭销售,一是因为本地土鸭的数量无法满足市民对酱板鸭的需求量,二是鹅长成和鸭差不多的体型时,生长周期短三分之一,而且鹅的成本略低于土鸭,“用鹅冒牌鸭,利润十分可观”。
■四部门均表示无法鉴别
为证实供货商报料的真实性,记者近日在一家超市买回一只“烤鸭”,分别找到工商、质检、动检、卫生四部门请求鉴别,但四部门均称难以分辨,其主要原因是“烤鸭”的头部、翅膀和脚掌都被剁掉了,而且是加工后的熟食。
动检站:只检查生产区域
近日,记者提着“烤鸭”来到市动检站,该部门执法大队相关人员看了半天“烤鸭”,表示“不好鉴别”。随后,记者向江汉区动检站副站长刘德胜求教。有着30多年肉类检测经验的他经过切片目检,依旧不敢肯定这是鸭还是鹅。
动检人员透露,如将鹅内掺入有鸭味的添加剂及大量佐料后,连专业人员都难以区分真假,“生肉好办,熟肉太难分辨了”。
另外,相关法规规定,动检部门只对鲜活牲畜产品的生加工过程进行检测,至于熟食,应由卫生防疫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管。
卫生监督所:只检测卫生指标
面对求证,江汉区卫生监督所稽查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只能从卫生学指标角度,对肉类的微生物和大肠杆菌等是否超标进行检测。至于是鸭肉还是鹅肉、羊肉还是牛肉,他们不负责鉴别。
质检所:不在职责范围内
记者随后找到武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该所明确表示“难鉴真伪”。
“目前而言,质检部门只按照国家标准,对单一肉类的各项理化指标进行检验(如形状、重量等。至于送检的肉类是否存在以假乱真,不是我们的职责范围。”相关负责人称。
工商局:无相关检测设备
昨日,市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称,作为商品交易是否存在欺诈等行为,工商部门有执法权力,但对于熟食真假的鉴别,该部门也是无能为力,“没有技术和相关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