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相容性检测之
致敏试验
《CCIC百检网》支持医疗器械送检,热线400-101-7153或微信
致敏试验,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或半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具有致敏作用的化学物经一定途径进入机体,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免疫活性细胞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体液抗体;经1~2周致敏期,使体内免疫反应得到充分发展,形成一定数量的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抗体。当再次接触(激发)时使机体对该化学物产生感受性增高的状态,以一定的异常形式表现
致敏试验与刺激试验的区别
刺激试验是一个局部的炎症反应,而致敏是全身免疫系统的反应,属于细胞免疫应答
常用测试方法Common test methods
1、豚鼠*大剂量法(GPMT)
2、封闭式贴敷法(Buehler 试验)
3、局部淋巴结试验法(LLNA)
其中豚鼠*大剂量法(GPMT)和封闭式贴敷法(Buehler试验)是*常用的、生物安全性评价中使用率*高的两种方法。
豚鼠*大剂量试验是*敏感的方法,欧洲国家使用此方法较广泛;
封闭式贴敷试验适用于局部产品,美国常用此方法。
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被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接受作为当前豚鼠试验的**替代方法,该法对动物保护方面也有所改善,也被认可用于化学物致敏活性的检测。
常见测试标准:
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ISO 10993-10:2010
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 GB/T 16886.10-2017
测试步骤
致敏试验-豚鼠*大剂量法(GPMT)
试验原理:单一化学物采用豚鼠*大剂量试验,对材料在试验条件下使豚鼠产生皮肤致敏反应的潜能做出评定。
1、准备动物
30只豚鼠,雌雄不限,300g~500g。
2、预试验
预试验目的:为了确定主试验中所用试验样品的浓度。
确定主试验中所用实验样品的浓度
为主试验的局部诱导阶段所选择的*高浓度应仅导致轻度红斑,不产生其他有害作用
为主试验的激发阶段选择的*高浓度应不使动物产生红斑
3、主试验
3.1 动物分组
每种试验样品应至少使用10只动物,对照组至少使用5只动物。
10只试验动物和5只对照动物如全部呈阴性反应,则再进行试验也未必会出现阳性反应。
但是,如出现任何疑似反应时,应进行再激发,如仍有疑似反应,则要重新进行试验,*少采用20只试验动物和10只对照动物。
3.2 皮内诱导阶段->局部诱导阶段->激发阶段
结果评价Evaluation of the results
动物观察
除去敷贴片后24h和48h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动物激发部位皮肤情况,特别推荐在自然或全光谱光线下观察皮肤反应。按Magnusson和Kligman分级标准对每一激发部位和每一观察时间皮肤红斑和水肿反应进行描述并分级。
结果评价
对照组动物评分小于1,试验组评分≥1时,提示为致敏
对照组动物评分≥1,实验组反应超过对照组中*严重的反应,认为致敏
如试验组动物出现反应的动物数多于对照组动物,但反应强度并不超过对照组,可能需要在首次激发后1周~2周进行再次激发,以明确反应
转载注明:https://www.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