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检验检疫局围绕质量强国战略和供给侧改革,继续完善监管方式,优化大通关环境,特别是立足于“放、管、服”相结合,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助外贸企业轻装上阵。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进出口总值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7%。据不完全统计,1月至7月,浙江局为企业减免各类收费超1亿元。
创新:“信用证”制度一键加速
7月19日,浙江金华检验检疫局举行“信用签证”集体签约仪式,与24家获得“信用签证”资格的企业签订行政合同。至此,浙江检验检疫系统已有11个分支局推出“信用签证”模式。
随着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加快实施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优惠原产地证书在助企业享受关税减免,促进产品出口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信用签证”是浙江局对原产地签证管理模式进行的大胆突破和创新。以有效的风险管理和信用管理为依托,挑选签证量较大、信誉良好、管理制度完善、申领人员稳定的诚信守法企业,打破产地证传统申办模式,将证书申请由先打印再签字盖章,转变为先将空白产地证签字盖章后批量交由企业保管,企业打印相关内容后即可直接使用。这是在原产地签证领域,对诚信守法企业推出的**别的便利服务。
目前,在严格的准入机制和监管模式下,获得资质的企业数量还不多,但已先行“试水”的企业表示:信用签证模式带来了更多红利,将把“信用签证”资质作为一项**别的荣誉倍加珍惜,谨慎使用。
在温州,年出口两千万双鞋产品的金帝集团有限公司,是**试点信用签证的企业之一。试行一年多来,已申办5668份原产地证书。“现在平均每份证书可以节约人工及交通成本约16元,加上速率的提高,不仅可以尽早享受关税减免,在加快结汇方面也获益了36多万元。”企业负责人说。
融合:“长三角”通关一体化作用凸显
2015年4月,质检总局印发《长江经济带检验检疫一体化建设方案》。一年多来,长三角检验检疫部门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以区域一体化检验检疫通关模式为目标,重新构建和优化区域内工作流程,实现相关业务通报、通检、通放。
位于湖州的中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沙发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市场。该公司从2012年开始实施“浙甬直通放行”,2015年4月开始实施“浙沪直通放行”。据企业单证部主管贲晓梅介绍,以前出口产品要到上海、宁波申报换发通关单,如今依托直通放行便利措施,免去了换单环节,凭电子检验检疫通关单就能直接放行。今年,该公司已出口3731批,以每单平均节省100元中介代理费、加快货物通关时间5小时测算,“浙沪出口直放”可为其节约通关费用约37万元,提速1.8万小时。
今年1月至7月,浙江局共实现直属局内部“三通”2.33万批、货值9.94亿美元。其中,进口2327批,出口20936批。实现浙沪出口直放13.05万批,直放率80.9%;浙甬实现出口直放10.78万批,直放率84.3%。今年前7个月,进口直通共1.31万批、货值15.39亿美元。截至7月,按每批为企业节约4小时,成本100元测算,浙江局累计为企业节省通关成本2747万元,节约通关时间110万小时。
深化:检验监管一体化惠企更广
今年以来,随着宁波-舟山港整合步伐不断加速,两地检验检疫部门积*出台措施,在直通放行的基础上,深化港口检验监管一体化工作。6月24日,浙江局和宁波检验检疫局印发《宁波舟山港口岸检验检疫监管一体化工作方案》,推进双方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7月1日,一批莫桑比克冻玫瑰虾经宁波转关进入舟山金塘港。经舟山检验检疫局查验合格后放行。这是宁波-舟山港一体化以来,首批经宁波转关到舟山结关的进口水产品。以往,舟山企业进口的冻水产品原料在宁波入境的,只能在宁波结关,取得的入境检验检疫证明只能在宁波领取。不过从7月1日起,舟山有57家企业获得了进口直通资格,可直接在舟山局办理检验检疫手续,在舟山通关放行,免去企业来往宁波办理手续的时间和交通费用。
不仅是舟山,就连远在浙西山区衢州的企业也尝到了检验监管一体化的甜头。6月28日,浙江通天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巴西进口的41吨蓝湿牛皮,由宁波港区入境。企业通过“进口直通”模式在浙江衢州检验检疫局报检,货物信息通过全国检验检疫一体化信息系统传递给口岸检验检机构,宁波局实施快速放行,货物被顺利运到衢州工厂。“以往货物从宁波口岸入境,需分别向宁波局和衢州局申报,不仅耗时耗力还增加了成本。”报检员小黄说,“现在口岸放行*多半天,每批货物平均可缩短物流时间2天以上,能节省500多元成本。”
未来,浙甬两局将在权责一致原则下,加强沟通协调,依托信息化手段,推进实现“同港同政策、两检如一检”,力争2016年底前实施浙甬进口直通企业总数超过1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