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2016蛋白和肽类药物及诊断试剂研发与质控”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玉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蛋白质定量研究的准确性,要靠计量说了算”。
蛋白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功能执行体,一切生命活动都有赖于蛋白质功能的正确发挥。对蛋白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不仅可以全景式地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而且发现的关键蛋白质对于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并建立相应的诊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张玉奎院士是我国蛋白质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他告诉记者,目前对蛋白质的研究已经进入到蛋白质组学的阶段,即对一组蛋白质进行研究,进而对蛋白质机器(由大量蛋白质和生物分子形成的高维度、复杂的超级功能复合体)进行研究。
对蛋白质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简单来说就是要搞清楚“是什么、有多少”的问题。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已不仅仅满足定性分析蛋白质组,而进一步要求更加准确地定量描述蛋白质组。蛋白质定量在临床检验、生物医药等重要领域起着关键作用,对于肿瘤标志物测定、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蛋白质和多肽药物的质量检验等具有重要意义。
张玉奎院士表示,人类对蛋白质的定量研究还在不断探索阶段,包括如何提高蛋白质定量的准确性、可重复性,以及针对蛋白质这一结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如何发展新的定量技术,实现精准定量。直到现在,仍然有许多种蛋白质还没有测出来,定量方法通常存在30%左右的误差。由他领衔的中国科学研究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承担了国家973项目“蛋白质定量新方法及相关技术研究”,目标是要在5年时间内,将30%左右的误差降到10%左右。计量为蛋白质组学研究引入了溯源的概念,为蛋白质准确定量提供了标准砝码,从而提高蛋白质测量的准确性。“正是蛋白质定量研究对准确性和溯源性要求很高,计量在其中扮演着*其重要的角色。”据介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也参与了该973项目,与中国科学研究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集成化蛋白质组定量分析系统”的标准化评价方法和操作流程上开展合作研究。
据了解,目前对蛋白质量值开展精确测定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也在不断的出现和发展。例如,近年来质谱仪的技术和分析模式越发的成熟和先进,很多定量研究已经在完整蛋白的水平上来开展,随着肽段、蛋白质标准物质研制水平的进步,基于质谱法的定量研究也越来越广泛。精确的计量方法可以制备不确定度更小的标准物质,这些标准物质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药物研发、食品安全等领域都起到关键作用,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
此外,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张玉奎院士看来,由于生物药物活性非常强,因此对计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没有计量,也谈不上精准医疗和个性化药物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