牋 据青岛、张家港、广州等地的棉花贸易商反映,1月下旬以来询价、看货的国内大中型纺织厂、中间商有所增加,重点是2016/17年度保税或即期装运的印度棉、美棉及港口少量高品级同品质的2015/16年度美棉、澳棉、乌棉等。据海关总署统计,2016年12月,我国进口棉花14.36万吨,环比增加8.86万吨,增幅152 0173 3840.13%;配额使用以1%关税居多,比例超过九成;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和进料加工增长明显,其中进料加工成为*主要的进口方式,占比超过五成;值得关注的是12月份印度棉的进口量达到6.09万吨,重回**的宝座,而当月排在第二、第三位的美棉和巴西棉进口量仅4.64万吨、1.03万吨。 牋 对于近期印度棉进口量强劲反弹,业内普遍归纳原因如下:一、12月份,由于临近年末,配额即将到期,企业加紧通关。自1月中旬以来2017年89.4万吨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已经下发,部分进口企业1、2月份使用的热情较高;二、近期由于印度国内籽棉、皮棉上市量大幅增长(日均上市超过3万吨),轧花厂出厂价、FOB及CNF报价整体下滑,S-6远东主港报价相对EMOT“倒挂”调整为低于EMOT SM美棉2-3美分/磅,而目前签约的美棉多为中后期花,品级品质相对印度棉已无优势;三、人民币、印度卢比相对美元均处于贬值状态,进口印度棉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美元升值压力。虽然12-1月份印度棉CNF报价一度达到88-89美分/磅(BCI S-6 SUPER),但中国买家的实际支出并没有这么高;其四、由于2016/17年度美棉、西非棉、中亚棉的港口寄售量非常低,至1月底除印度新棉抵港、入保税库外,其它产地新棉几无踪迹。考虑到截止1月26日2016/17年度美棉已签约完成出口84%,对中国买家而言,2-5月份的进口重心只能转向印度棉(乌棉、西非棉价高量少)。 牋 按规定自2017年3月6日开始储备棉轮出的大幕就将拉开,虽然从Cotlook A指数、CNCotton B、CCIndex 328来看,储备棉的轮出底价将明显高于前期预期,而且考虑到平均每天3万吨的轮出数量和轮出时间截止8月底,储备棉的品质品级与印度棉形成重叠和竞争,因此一些纺企、贸易商认为印度棉进口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以过渡为主。另外,从国内供需来看,2016/17年度供应吃紧的仍是高品等级高品质皮棉,在美棉签约已经挑无可挑和配额数量非常有限的情况下,部分纺织厂、进口企业会将配额留给5/7月船期的澳棉、巴西棉等(2017年收获),不会过多的使用在印度棉身上,因此印度棉进口的大幅增长并不具备可持续性,不排除“昙花一现”的可能。因此预计随着储备棉轮出、2017年南半球棉花上市和中国国内棉花结构性矛盾的全面显现,中国企业对进口印度棉的热情将快速消退。(中国棉花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