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女孩子过去都是要学做“女红”的,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女红”已经不再是女孩成长的必须手艺了,但这项不再流行的传统手艺却成了新源县别斯托别乡喀拉奥依新村不少中老年妇女冬日增收的“金袋子”。看着那一件件手工缝制的工艺品,不得不感叹中华传统手工艺术的巧夺天工。
说起“女红”,人们就会联想到剪刀熨斗针线盒,顶针量具绕线板,针拔刮板喷水壶,绣花棚架针线篓等等,虽然这些早已淡出人们的生活,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抛弃,但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女红”也重新热了起来,一些手工制作的“女红”艺术品也产生了不小的商业价值。在新源县别斯托别乡喀拉奥依新村那边文创的手工制作室里,一些擅长“女红”手艺的妇女们重操旧业,用冬闲时光制作布偶、帽子、围巾等各类手工艺品,不仅实现了村民的增收,也让传统手工艺重新得到了展示。村民杨雪琴和徐萍都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女红”的能手,一块块碎布、一根根植物印染的毛线在她们的手里都成了流行的时尚元素。
村民杨雪琴说:“我在这里做手工活有两年了,做的东西也多,虎头呀,小猫儿啊这些手工活,一个月也挣两千多些。”
“我们现在岁数大了,也没啥事儿干,在夏天种点儿地,冬天做点手工活,打帽子、织毛衣……反正是冬天没事儿嘛,一个月大概也能挣2000多元。”徐萍说。
“女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伴随人类文明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其他艺术品、日用品上能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图案内容,在女红用具上一样有反映,特别表现在纺织和服饰上。而且中国女红集观赏价值和实用功能于一体,深得女红爱好收藏者的青睐。近年来,不少中外有识之士独具慧眼,对于中国女红用具情有独钟,争相收藏。那边文创是一家专门制作手工文创艺术品和植物印染服饰的工作室,在这里,“女红”手艺人们不仅唤起了我们对于中国女红久违的回忆、迟到的欣赏,更唤起了我们保存她、爱护她的责任心,和发掘她、宏扬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
那边文创工作室负责人、新源县植物矿物印染非遗传承人屈永红说:“以前很多传统的技艺在现代生活中慢慢消失,我希望能把它设计出更多可以用于生活的产品,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它,然后去肯定它,再然后能把这个技艺传承下去,希望通过努力能把这些技艺捡起来,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