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化纤产业创新提质

百检网 2021-12-07
  2017年我国共完成化纤产量4919.55万吨,超过世界总量50%,出口400万吨,进口91.68万吨,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化纤大国。近日在化纤重镇杭州萧山举行的世界纤维新材料大会上,来自海内外纺织纤维行业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建议,我国化纤行业要实现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突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在搭建跨学科科研平台、避免同质化竞争、拓展新型纤维应用领域等方向发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搭建跨学科科研平台

  化纤行业的技术进步充分体现在纤维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能否跟上新时代的要求,能否上升到一个更为高端的层次。一项颠覆性技术出现的前提,需要取得原始创新上的重大突破,这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纤维新材料的研发牵涉众多学科和技术的交叉融合,比如信息化技术、工业自动化、炼化一体化、全流程优化等,单凭化纤行业的力量很难胜任。

  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由纺织工业联合会牵头组织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搭建一个跨学科的科研平台,以灵活的研发机制,广泛吸收国内外高端人才,通过协同创新、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进我国纤维新材料产业的技术进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志成:避免同质化竞争

  仪征化纤从国外引进我国**条化纤生产线,成为我国化纤产业发展的起点。之后化纤行业的生产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紧密合作,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纤生产技术,降低化纤产业的技术门槛和投资成本。如今,我国化纤产量规模已足够大了,但同质化现象较严重。

  要避免同质化竞争,企业须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高度关注新型纤维的发展方向和开发动态,如高性能纤维、生物基纤维、智能型纤维等;二是要加大对功能性纤维、差别化纤维的研发投入,形成特色产品,避开同质化竞争;三是积*拓展新型纤维的应用领域,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四是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跨学科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有条件的企业可与国际上先进的科研院所、企业等进行技术合作。

  纺织工业联合会书记高勇:拓展新型纤维应用

  近年来,化纤产业发生新的变化,表现在规模增长速度放缓,但是布局调整、产业转型速度在加快。布局调整不仅是指生产基地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转移,还包括从国内向海外转移;产业转型除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品牌打造和渠道创新,还体现在产业链向上下游两端延伸,全面提升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上。

  随着化纤生产技术的进步,如今化纤早已不是原来所说的用来“穿衣盖被”的范畴,世界上的任何物质都可以把它做成纤维。在国家公布的十大关键新兴产业里面,新型纤维就是其中之一。

  新型纤维包括功能性纤维、智能性纤维、生物基纤维等。目前,我国新型纤维的品种已相当齐全,但有些产品从技术上来说还相对落后,如碳纤维、芳纶、聚苯硫醚等。未来,这些新型纤维要在提高批量生产技术的同时,拓展其应用领域,反过来拉动更多新型化纤材料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中国化工报)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