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而方向不明朗,棉花加工企业、贸易商大多下调基差促成交,因此2020/21、2021/22年度疆内外库点现货成交呈现逐渐启动迹象。下游棉纺织、服装等企业则在原料价格高位振荡,终端订单景气度不高、信贷政策小幅收紧的夹缝中生存。
近日关于当前棉纺厂纺纱已利润转负、大额亏损的消息不绝于耳,有些中小纺企采取减停产应对,实际情况如何呢?11月份,很大一部分棉纺厂9月底前采购、囤积的棉花、涤纶短纤等原料消耗贻尽(含国储棉),而10月份以来补库的皮棉成本较高,纺纱利润较二、三季度有较大幅度下滑并不奇怪,但是否净利润已跌成负值了呢?
笔者认为这些观点有些偏颇,目前疆内各监管库“双29”机采棉公重报价集中在22400-22550元/吨(取中间价22500元/吨),运至内地纱厂直接成本约23000元/吨(扣除500元/吨棉花同出疆运输补贴);C40S棉纱出厂综合成本为23000*(1+0.08)+8500元/吨(加工费)=33340元/吨(各企业或有较大出入)。目前国内市场C40高配包漂纱出厂价约33500-34500元/吨,因此纺C40S棉纱企业虽然利润较前几个月大幅下滑,但并不亏损或产销持平(未计1-2个月财务成本)。
近几日,中央储备新疆棉/进口棉的成交价在22300-22500元/吨(取22400元/吨),C32S高配包漂纱的综合成本为22400*1.06+6500元/吨(加工费)=30244元/吨,目前河南、山东、江苏等地C32S高配纱的出厂价多在31000-3152 0173 3840元/吨,纱厂仍有一定利润(未计1-2个月财务成本)。如果采用新疆棉+地产棉、进口棉+地产棉纺C32高配纱利润更高一些,亏损的可能性不大。当然前提是棉纱能及时销售并回款,如果累库3-6个月,部分纱厂很可能没有利润甚至亏损,因此当前棉纺企业遇到的*大难题不是有没有利润,而是能否接到充足、有效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