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绍兴的柯桥区,是亚洲*大的印染纺织产业集中地,这里有近200家印染厂,印染产能占全国接近40%。如此“印染重镇”近期突然拉闸停产,给整个印染纺织产业链带来不小影响,目前这些印染厂、纺织厂的现状怎么样?
在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一家纺织厂,受限电限产政策影响,车间里每天的开机率不足一半,大部分工人不得不停工放假。 在这家纺织厂的车间,一边区域机器都在正常地运转,但是另一边对比就非常明显了,不仅机器都处在停止状态,而且积放了大量的库存,刚刚工厂负责人表示,以前是因为没有订单而发愁,现在有了订单也同样发愁,这是因为什么呢?
据了解,自9月22日起,柯桥区近200家印染厂基本全部限电停产,并一直持续到9月底。印染厂是连接着上游纺织厂和下游服装厂的中间环节。纺织厂生产出的坯布经过印染厂加工后通过贸易商销售给下游的服装厂。所以,印染厂停产,将直接影响上游纺织厂和下游贸易商的交货进度。 浙江绍兴某针纺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亮表示,因为染厂限电,导致海外订单完不成,交期赶不上,需要空运,成本更大。比如,海运费1万元一吨,空运费就要16万元一吨,卖布可能只有五六万元一吨,这样的话,他们每吨布还要倒亏。
一方面是面临限产,完不成订单;另一方面,纺织厂的成本压力也在持续高涨。今年以来,海运费暴涨,海外订单的运输成本直线拉升;同时,因为此前国内纺织行业产能增长过快,对原材料需求快速增长,导致原材料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 实际上,不仅是浙江绍兴,目前全国多地区都在进行限电限产和节能减排的举措,多数印染厂、纺织厂都在面临不同程度的停产困境。 自去年开始,因为海外疫情原因,国外大批量纺织订单回流,国内印染纺织行业产能扩张很快,目前已是产能过剩,库存高企。近期,因为印染厂和纺织厂限电限产,这些纺织厂产能压缩,库存开始从高位回落。 赵峥嵘是浙江绍兴一家纺织品贸易公司的负责人,近期,因为上游的织厂和染厂停产,产品供应跟不上,他们的库存已从上个月的5万吨 降到现在3万吨左右。他表示,*近库存下降得非常快,因为下游得知消息说货品要上涨,供需可能会紧张,客户的补单量也会增加。平常**的出货量大概在1000条左右,*近有1800条、2000条左右。 据了解,纺织行业长期供过于求,因为近期原材料成本快速上升和供求关系改善,销售价格也开始小幅上涨。赵峥嵘表示,因为上游的成本也在增加,染费、织布的费用也会增加,所以整体的成本会上升,同时卖价也会进行调整。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纺织品原材料的价格已开始快速上涨,去年6月份到今年9月份,棉花价格涨幅超过50%,部分化纤品价格涨幅在60%以上。近期,因为纺织厂生产能力受限,需求减少,这些原材料价格涨幅已逐渐收紧。 浙江义乌某针织服饰产业园负责人王泽慧表示,现在原材料,包括氨纶这些从每吨3万元到涨到12万多元,对于他们这种服装企业压力非常大。这次国家拿出限产政策,虽然目前暂时对中小企业来说有难度,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还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
此外,染料行业受限产影响同样很大,在染料产业*集中的浙江绍兴上虞区,染料企业统一限电限产35%,导致染料价格开始快速上调。以市场销量*大的分散黑ECT300%为例,9月初出厂价格每公斤23元,现在出厂价在每公斤30到35元,上涨幅度已超过30%。
上海某染料化工品电商平台董事长徐长进表示,这一次染料涨价**是原材料化工、原材料大宗商品推动的,其次这一次限产叠加可能导致供不应求,接下来有可能染料涨价的动力会更大。他预计随着停产真正地开始延长,包括中间商库存的消耗,可能到11月份前后影响会更大。 *近,东北地区“拉闸限电”的话题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部分社区居民用电被拉闸断电,引发当地百姓的议论。 限电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特别是在全球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有序限电能综合降低能源成本,缓冲因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经济波动。但限电并非拉闸断电“一刀切”,保证居民用电是实施有序限电的一个基本前提。这方面,东北部分地区可谓教训深刻。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限电不是偶然的,受*端天气、能源供应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都曾采取限电措施。今年9月份以来,已有江苏、云南、广西、浙江等10多个省份陆续启动限电措施。 具体到本次拉闸限电,东北地区主要受煤炭供应不足的影响,这背后既有火电企业因煤价上涨导致的发电意愿不足,也有因今夏持续发电使得煤炭库存下降的因素。此外,发电机组停机检修,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出力不够等,也影响了一部分电力供应。 与东北地区不同,南方地区限电的主要原因更多是出于实现“能耗双控”年度目标的主动选择。今年上半年,在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的背景下,部分省份能耗双控指标未能完成,甚至在能耗强度等关键指标上还出现了不降反升。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江苏、广西、广东、福建等9个省份被列为一级预警,这应是上述地区出台限电措施的原因所在。 无论是煤炭供应不足,还是“能耗双控”目标倒逼,各地在采取限电措施时,都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实事求是原则,防止从一个*端走向另一个*端,以牺牲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为代价,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会给来之不易的经济复苏势头制造新的困难。在实际操作中,更要坚持能效优先和保障合理用能相结合、普遍性要求和差别化管理相结合、政府调控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做法,强调统筹谋划全国“一盘棋”,*大程度减少对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 我们注意到,一些地方出台限电措施时已充分考虑到经济运行实际,通过分级分类等精准举措,力求实现“限电不拉闸”。当然,即便是再精准的限电操作,客观上也会对企业个体生产造成影响。从这个角度看,通过转型升级切实把能耗降下来,才是高耗能企业应对限电调控的根本之道。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从长远看,经济稳定增长离不开能源消费,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节能减碳,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而此次“拉闸限电”引发强烈关注,进一步凸显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也要求我们更加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动减碳与发展。一方面,要以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的政策规范为抓手,约束企业不当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保护企业合理的生产用能需求,避免超出发展阶段的运动式节能减碳行为。 来源:央视财经、中国经济网、中国纺织报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