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所在的苏南历来经济社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近年来,三市在推进产业链现代化上爬坡过坎、携手并进,奋力走在全国的前列。
一、苏锡常地区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基础
(一)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是苏锡常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天然基因。
三市在地缘相近的空间格局下呈现相同的城市特质,在自然地理条件、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高的相似性。苏锡常襟江带湖,均位于扬子江南岸、太湖之滨,江南运河贯穿三市,沟通长江与太湖水系;苏锡之间望虞河是沟通太湖和长江的流域性骨干河道。从文化传承而言,三市都是吴文化发源地,均属吴语方言区,至今区域内仍保留着泰伯庙、阖闾城遗址等吴文化景点,反映出三地拥有相同的文化根源。
(二)产业相融,发展同频是苏锡常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现实基础。
三市历来交通畅达,经济社会交流频仍。近代以来,苏南是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尤其是无锡荣氏家族为代表的工商业、纺织业的发展,使得三地有了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改革开放后,历史上的积累以及上海的辐射效应为三市工业化的起步创造了良好条件,“苏南模式”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2020年,三市经济总量超4万亿人民币,是全国经济*为发达、创新*有活力、百姓*为富裕的地区之一。“十四五”期间,三市将加快区域内产业协同创新,共同打造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美窗口群。
二、苏锡常产业链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
苏锡常同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三市之间龙腾虎跃的良性竞赛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有效路径,但是由于区域竞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三市逐渐出现了产业趋同、竞争激烈、各自为战的“散装”倾向。
(一)在优势产业链上重合较为突出。
“十四五”期间,苏州提出将重点培育生物药、医疗器械、光通信、软件、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高端纺织、钢铁新材料、智能设备制造等十大重点产业链。无锡市也根据自身产业特点,提出发展新一代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和新能源机车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纺织及服装产业等7个方向。常州提出围绕新医药、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等十大重点产业链。
从三市重点打造的产业链来看,一方面受到原产业基础相似的影响,三市产业发展方向有集聚效应。天眼查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20年,长三角对所在城市群内企业投资次数占比达到82.03%,这为产业的影响力、产业横向联合、纵向协作都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受到产业发展方向判断,招商引资政策等影响,在很多重点产业链的培育上趋同重合,竞争大于合作。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纺织等产业领域普遍都有2至3个城市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实际上加大了该区域产业发展的风险,也不利于韧性城市的建设。
(二)在产业空间布局上有离散倾向。
**从城市核心区发展方向上看都有本位主义倾向,独自谋划多而鲜有从城市群的视角统筹协同。苏州以苏沪、通苏嘉发展轴为主方向,强调向东与上海的联系。无锡以太湖长江发展轴为主要发展方向,强调南北向的联系,更加注重和常州的联系,乃至和泰州靖江跨江融合。其次,从产业园空间布局上看。三市产业园区密集,发展主体繁杂,互相之间协同难度大。产业发展门类相似,有内卷之嫌,亟需在新形势下加强统筹产业分工协作。第三,基于自身行政边界管辖权,三市往往将化工园区、城市邻避设施等布局在市域边缘地带,制约了城市交界地区的发展。
(三)在产业政策协同上仍然不足。
一是在招商引资的政策上,由于在产业门类的选择上有趋同性,往往形成投资者和中介机构待价而沽、坐地起价的不良现象,区域内各市、各级开发区在谈判争取项目落户的时候成本高企,陷于被动。二是产业链政策缺乏整体规划而协同不足,容易导致一哄而上、重复建设。三是过于强调本地产业链完整性,忽视区域间合理分工与布局。
三、苏锡常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对策思考
(一)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落地机制。
一是三市协同制定产业链地图。要全面梳理区域内企业项目信息,为企业创新的对接、供需的匹配提供精准、动态的帮助。鼓励区域内诸如药明康德、波司登等龙头企业担任“链长”,骨干企业牵头成立产业联盟,分享企业成长经验与行业前沿信息,细化市场分工与合作。二是鼓励成立科技创新应用型智库机构。充分发挥区域院士资源丰富,创新人才、企业集聚的优势,共同推动区域发展智库研究机构,共建创新服务研究院、共办国际产业论坛;共用培育、共同分享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实验平台等。
(二)优化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空间布局。
**,三市紧扣沪宁线主轴,进一步联动共同打造沪宁创新产业走廊,共同擘画好产业链协同创新总蓝图。利用位于中国经济增长活跃*的长三角核心区的优势,同时牵连起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及杭州都市圈三大都市圈。第二,紧扣滨湖发展为新战略方向,串联北起常州西太湖片区、无锡太湖新城、苏州高新区、吴江太湖片区的环太湖协同创新集聚区,通过联动环太湖区域合作,进而联动沪宁产业走廊、G60科创走廊两大区域性的产业创新带。
(三)打造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
一是持续打造营商环境比较优势,在三市政府间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定期解决阻碍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产业链协作联盟,推动产业规划共编共审、产业政策协调统一。二是要及时抓住国家布局新基建的重大战略机遇,着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三是推进公共服务系统共享。推进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联动发展,共同构建高品质、国际化的创新生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