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实地探访江苏、山东、广东等地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发现,多数企业订单状况较上半年有大幅改善,部分企业订单暴增。在纺织重镇苏州盛泽,有面料企业上个月一次性接到100万米的外贸订单——这样的大单今年以来并不多见。同处该镇的纺织龙头东方盛虹,也在加班加点忙生产;位于山东高密的毛巾龙头孚日股份,订单已经排到明年1月份。
在国内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印度纺织订单转移至中国,以及传统旺季到来等多重因素的刺激下,上游的棉花、化纤等价格持续攀升,遭遇“*困难的一年”的中国服装行业,正迎来久违的火热行情。位于苏州盛泽镇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被外界视作“中国**布市”,7000余家商贸公司云集于此,成交额更是连续多年突破千亿元。身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协会副会长的周建春,也是行业内小有名气的布料经营商,客户覆盖了国内大多数知名服装生产企业。就在上个月,周建春接到了一个100万米左右的外贸订单。在往年,比这更大的订单也有。而今年在纺织服装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这样的外贸大单已属“凤毛麟角”。
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内,“紫晶花”布料超市上月接到100万米的外贸大单
“因疫情原因,一些印度的纺织订单确实有转移到中国的情况,”东方盛虹化纤板块外贸负责人缪云龙表示。东方盛虹是行业内知名的纺织龙头,*近一直处于加班加点生产的状态,“*近生意确实比较好。”
东方盛虹旗下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生产的纱线即将出厂
不过缪云龙强调说,*近公司订单火爆与印度订单转移关系不大。“由于印度纱线在整个国际市场上以中低端为主,因此转移到盛虹的订单并不多,我们主要是中高端纱线产品为主。”孚日股份主要产品为毛巾和床上用品。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4亿元,同比下降19.91%。而从下半年开始,孚日股份终于迎来市场回暖。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从6月份开始订单好转,目前订单饱满,已经排到明年1月份了。据印度纺织部年度报告介绍,纺织业在印度GDP中占比2%。纺织业也是印度*大的就业来源之一,直接就业人数超过4500万人,另有6500多万人在相关部门工作,其中包括大量妇女和农村人口。印度纺织部指出,手织机、手工艺品和小型电动织布机为主导的传统纺织业是印度农村和半城市地区数百万人的*大就业来源,同时占全国纺织品总产量75%以上。2018-2019财年,纺织服装产业在印度总出口中的份额达12%,在全球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中占有5%的份额。印度纺织品的主要目的地是欧盟成员国和美国,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43%。印度棉花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棉花种植面积约1258.4万公顷,约占世界面积的36%。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和经济停摆让纺织服装业陷入****的困境。印度从今年3月24日开始进行全国封锁,并在下半年进入漫长的分阶段解封。一旦工厂被迫关停,恢复生产并不容易。封锁一个月后,印度服装制造商协会(CMAI)公布的调查显示,印度国内约31%的服装工厂可能倒闭,约250万工人可能失去工作。如果政府不采取任何扶持措施,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将失去1000万个工作岗位。服装制造商协会首席指导Rahul Mehta 7月表示,封锁严重打击了纺织业,规模较小的企业将难以生存:“那些做了30年或更长时间纺织业的公司,仅仅因为一年业绩不佳,就要考虑倒闭。”CMAI调查显示,近20%成员表示正考虑关闭企业。《印度快报》称,在过去6个月里,纺织业30%至40%的工作岗位消失。更可悲的是,该行业80%以上雇员是女性。印度服装制造商协会名誉秘书Naseer Humayun表示,行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生产水平:“输往欧洲及美国的订单下降50%。”在疫情影响下,评级机构ICRA 10月中旬表示,印度服装出口商在2020-21年财年营业额可能会下降20至25%,专注于印度国内市场的制造商收入预计会下降30-40%。除此之外,作为纺织服装出口国,印度似乎在过去10年内没有取得任何重大突破。纺织服装业出口额却一直在400亿美元之下停滞不前。相对来说,中国作为该行业的领头羊,2018年1至12月中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总额2767.31亿美元,同比增长3.52%。2019年1至12月出口总额2715.7亿美元,同比下降1.85%(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2.57%)中国海关总署表示,下半年以来,服装出口形势持续好转,9月份服装出口额为152.3亿美元,同比增长6.5%,连续两个月保持正增长态势。而在2019-20财年,印度纺织服装业出口同比下降8%至355亿美元。Crisil Research数据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财年印度的服装出口可能会进一步下降30%至35%。即便印度希望,后疫情时代供应链多元化的需求,和更为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将纺织订单从中国转向印度,但竞争者还有很多。印度纺织品设计师Hemang Agrawal对此指出:“在印度,建立新工厂*其耗时,投资者往往感到很挫败。在我们的行政程序中,获得所有批准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与越南不同。”经历上半年“寒冬”后的国内服装业,正在迎来消费黄金期。“现在疫情相对稳定,经济也较好,所以现在服装销售相比上半年有了明显好转,另外因为今年被预计可能是冷冬,所以近期有不少客户提前囤冬装。”深圳一位服装从业人士表示。与服装市场回暖相对应,上游棉花、涤纶长丝、涤纶短纤、棉纱、粘胶、氨纶、锦纶等价格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近期市场订单有明显增多,因原料价格的上涨,纱线价格一路上涨,造成坯布价格也水涨船高,织造工厂订单较满,定织交货期较长。部分优质纱线出现抢货的显现。本周虽然郑棉期货价格有所回落,但是纱线价格未出现下降情况,依旧维持原来的高价情况。近期家纺市场也十分火爆,随着棉花和纱线价格暴涨,坯布价格也是一路攀升,常规品种都缺货,即使有也要现款排队。随着目前国内需求逐渐释放,秋冬季面料需求回暖,产销情况较好,也进一步推动了涤丝价格的上涨。有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指出,近两年布料价格波动明显增大。“以前总体还是比较平稳,可能一个月涨价20%-30%,”该人士指出,从前年开始,布价涨跌周期突然变短,“这个星期涨价30%,下个星期可能又跌30%,其实这并不是真实的供需拉动。”上述情况主要发生在低价布料上,“甚至会一觉醒来,就发现布价涨了百分之五六十了。”在他看来,这几年市场上存在炒作低价布的情况,“高价布的价格就一直比较稳定。”孚日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美国调低中国输美纺织类产品关税,也刺激了外贸行情。“目前来看,对行业冲击*大的是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加关税行为。今年2月份之前,美国已经将部分纺织品类,如床品的关税下调,从15%降到了7.5%。但因又受疫情影响,外界关注度并不高,关税下调利好本次订单回流。”
不过对印度订单转移的说法,国内一家纺织面料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直言“无感”,“公司产品多数以上出口,欧美占比较高。而欧美疫情目前还没到达峰值,订单依旧不足。”该负责人认为,随着新冠疫苗的推出和下游商业的复苏,整个行业也将迎来复苏,“目前来看,明年肯定会比今年好。”“因为今年疫情影响,大家都过于的谨慎,手上都没货,做贸易的没货,做服装的也没也没货,”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协会副会长的周建春分析说,“60年来*寒冷冬天”的消息推动了涨价潮,“大家又都存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需求就这样集中爆发出来了。”这次行业回暖能够持续多久?在分析师李哲看来,本次复苏至少会持续两个季度。“订单一般会提前一个季度,目前第四季度订单基本下完,印度疫情正盛至少持续到年底,所以明年一季度的订单也没有问题。不过他同时也认为,国内纺织服装企业以出口为主,国内相对较小的需求难以拉动整个行业,“需求端的复苏需要看疫情进展情况。欧美服装店多是线下销售,目前部分地区线下店不营业,需求上不来,所以行业复苏是短期行为,没有长线逻辑。”他表示,疫情结束后相关订单大概率还是会回流到印度和东南亚。据介绍。印度、东南亚的纺织服装企业在人力成本、能源成本、土地成本、政府税收、关税、环保等方面具有优势。对于此波由内需、外贸拉动的国内服装业发展热潮,行业专业人士普遍认为国内服装行业整体依然处于历史困境中。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近期行业回暖也有“订单放大”的情况存在,“比如你要采购100万米的布料,可能询问8家生产企业,这8家企业接下来也会上游询问,100万米就可能被传成1000万米,其实真的订单就100万的订单。”纺织服装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表示,疫情对国内乃至全球的供应链市场都造成冲击,全球市场尚未全面复苏和向好,国内服装业此时谈爆发为时尚早,“整个行业依然处于发展趋缓、趋困的状态,需要一个恢复周期。当然不排除部分订单转移,这是正常的贸易行为,但“某个点无法提点整个面”。程伟雄认为,服装行业今年的发展大撤退,需要两三年时间恢复,“不要指望四季度有太大反弹,即使反弹也无法弥补今年的损失。”他同时透露,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对服装行业带来的冲击,国内中小服装工厂多数转向内贸、电商或直播,大型工厂外贸订单大幅减少不是个案,也在内贸和自创品牌上探索。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月明表示,未来服装产业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消费人群年轻化个性化愈加明显;品牌服装优势越来越明显;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中国纱线网整理自e公司官微、界面新闻、大耀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