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东、江浙等地棉纱贸易企业反馈,近一周多来进口棉纱无论“期货纱”、即期还是保税棉纱都是零星成交,询价和出货延续低迷、冷清的状态;相较5/6月船期越南纱、巴基斯坦纱仍有些布厂、贸易商关注和索取报价单,印度棉纱则鲜有问津,成了“烫手的山芋”。部分进口企业因印度、巴基斯坦、印尼纱库存比较大,短期出货回笼资金的希望基本泡汤,因此现金流频频告急。
印度期货纱不受欢迎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自3月25日起,印度全国封锁21天,导致棉纺织厂生产、贸易及港口装运全部处于“停摆”状态。随全球、东南亚等各国新冠疫情越来越严重,4/5月份印度封国措施取消的希望不大,因此企业不敢冒险放单给印度纱厂;二是印度棉纱受国内棉价偏高、人工成本、税收等各因素制约报价与越南、巴基斯坦纱相比性价比没有优势。从调查来看,3月下旬以来,巴基斯坦8S-16Ss赛络纺纱、C20S-C32S高配棉纱的内外盘报价基本一致,部分纱厂、出口表示,希望在印度封国的情况下,扩大对中国、孟加拉、越南等国棉纱出口,抢占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半个月来贸易商反映下游织布厂、服装厂违约甚至毁约现象不断增多,有些进口企业因1月份囤货量大、收取合同保证金低甚至赊欠帐比较严重而处境堪忧;有些客户突然取消50%采购合同,另50%合同虽不取消但推迟执行,无法确定提货、付款日期,棉纱贸易商进退两难。
一是3月份直接出口、间接出口纺服订单出现塌方式下滑,织造、服装和外贸企业陷入困境。据中棉行协统计,截至3月底集群部分直接出口布产品的订单降幅在50%~70%;二是由于国内持续面临新冠疫情输入性压力,中小纺服企业对是否接夏季、秋冬季订单持谨慎态度(复工复产后不得不再度减停产),内销订单的回暖、反弹力度大大低于预期;三是虽然央行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但因大部分纺织、服装、外贸企业1-3月份都处于产销停滞状态,但工人工资、租金、贷款利息等等支出一样不能少,企业现金流全面告急(大环境表面宽松,中小企业口袋吃紧),棉纱毁约明显上升。